2014届湖北省潜江市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北省潜江市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北省潜江市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北省潜江市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涉及到草的燃烧, B涉及到蜡烛的燃烧, D涉及到爆竹的燃烧,以上三项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包含化学变化; C只是把铁杵磨成了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用化学符号表示:钠离子 ;氮气 ;氧气 。 答案: Na+ N2 O2 试题分析:离子是带带电荷的原子,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表示离子
2、所带电荷数,所以钠的离子符号是 Na+;氮气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根据命规则,它们都是用元素符号 +数字 2(解码)的方式表示的。 考点:化学符号的表示方法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考点:分子的特征。 今年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
3、人类的朋友,如制造 “镍 -镉 ”充电电池。镉( Cd)的原子序数为 48,相对原子质量是 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镉原子的质量为 112g 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48 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 48 答案: C 试题分析:镉带 “金 ”字旁,是金属元素, A错;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2而非实际质量, B错;对于原子来说,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C对;镉的中子数 =112-48=64, D错。 考点:元素,原子的构成。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C分子运
4、动原子不运动 D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相似的都有质量,都有一定的间隔,都在不停的运动,分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没法比较,如氧原子的质量要比较氢分子的质量大,原子和分子的本 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考点:分子和原子。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熄灭酒精灯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按照 “查(气密性)、装(药品)、定(固定试管)、点(加热)、收(收
5、集气体)、移(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 ”的步骤进行的。 考点:实验室制氧气。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源料, B错;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 C错;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根据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 D错。 考点:氧气。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燃烧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烛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方干而冷的烧杯
6、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B、 C三项都是描述的现象,而 D说的是该实验的结论。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有以下原因与之不相关的是( ) 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 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试管口没放棉花 高锰酸钾的量太多 加热过程中不时地移动酒精灯 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三项操作都会使得试管因局部受热而炸裂。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汽油挥发 分子体积变大 B花香四溢 分子不断运动 C氢气燃烧 分子发生改变 D一滴水约
7、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汽油挥发是由于汽油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而非分子体积变大。 考点:分子的特征。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考点:原子的构成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 A错;矿泉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 B对;稀有气体是由氦
8、、氖、氩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C错;澄清的石灰水是由水和孰石灰组成的混合物, D错。 考点:空气的成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向试管内加入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时,试管要倾斜, A错;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B错;不能用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D错。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填空题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 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若用装置 F收集氧气,判断 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
9、 。 ( 2)欲使用装置 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 “a”或 “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 E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 “a”或 “b”)端通入。 ( 3)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 答案:( 1) B或 C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集气瓶外有气泡冒出 ( 2) a b ( 3) F 试题分析:( 1)过氧化氢是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 B或 C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 D是向上排空气法,若利用此法收集氧气,则要根据氧气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
10、性质,把其放在集气瓶口进行检验, F是排水集气法,若用此法,则要根据集气瓶口处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经集满氧气;( 2)装置 E称为成能装置,若用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则要长进短出,若用其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则要短进长出,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由于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所以都应该采用短进长出的方法。( 3)因为一氧化氮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又因为其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 2)待燃烧停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潜江市 九年级 第一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