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醋挥发 B铁锅生锈 C煤炭燃烧 D饭菜变馊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白醋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
2、型, “ ”、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 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所以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是不变的,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C、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 3;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
3、应用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子核多数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还可 能是中子 ,故选项说法正确;
4、D、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有些物质还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及单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下列含硫的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 ) A H2S S H2SO4 B S H2S H2SO4 C S H2SO4 H2S D H2SO4SH2S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S、 H2SO4、 H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 +6、 +4,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2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 2个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不是 “克 ”,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4;根据原子 序数 =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 12;或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 核电荷数为 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被蚂蚁、蚊虫叮咬后人会感觉痛痒,这是由于昆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有刺激作用,该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酸( CH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是氧化物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蚁酸中碳、氧元素 的质量比为 12 D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蚁酸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1:2,故选项错误; D、蚁酸中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
7、积最小,因此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 考点: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和氧化物的识别,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既有宏观意义又 有微观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是中考的重要 考点之一,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D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故 A 说法错误; B、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故 B正确; C、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
8、、离子,所以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 C错;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间隔比较小,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与理解,并能在解题中正确区分,正确解答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O2 B Au C NaCl D C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Au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 NaCl是化学式,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9、考点:本题难度 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称量一定质量氯化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 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 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 体体积不能超 过试管容积 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 一,大拇指不能 放 在短柄上,图中 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
10、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胶头滴管的使用;称量器 -托盘天平;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 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为 78%,所以是制造硝酸和氮肥
11、的重要原料 . 故选项符合题 意; B、稀有气体的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故选项正确;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氧气没有可燃性,而是助燃性; D、氧气供给呼吸 ,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是氧气的用途 考点:本题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对空气成分及氧气性质用途的理解 . 填空题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 ( 2)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请写出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 。 (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假定氧气已全部消耗完),根据该实
12、验的结果,请你写出氮气的一条性质。 答案:( 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最后熄灭 ( 1分) ( 2) 红磷的用量不足 装置的密封性不好 ,漏气。 没有冷却到室温就 进行测量 (任答两条,每条 1分,其他合理答案 :均可) (3) 氮气是无色的气体; 氮气不与红磷应(或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氮气具有难溶于水 既不能够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任答一条,每条 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试题分析:(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实验结束后,打开 铁夹,水倒吸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由于水进入
13、后氮气没有减少,磷燃烧时没有消耗氮气,所以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既不能够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明矾可用 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_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Ca2+和 Mg2+就可得到软水;通常可用_来检验硬水与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 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吸附;肥皂水;加热煮沸(或蒸馏) 试题分析:在水的净化中明矾的作用是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杂质;由硬水和软水的组成可知,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软水中含有 较少的钙、镁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上所带的电荷和电性,钙离子可表示为: Ca2+;通常可用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省 息县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调研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