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D氧气用作助燃剂 答案: D 试题分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氧气用作助燃剂是因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选D。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
2、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高锰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完全反应后,质量为 0, A错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保持不变,B 错误;由于高锰酸钾分解会产生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小但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C错误;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的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变小, D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反应和图像 两位美国科学家因 “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获得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 G蛋
3、白偶联受体分类系统,被称为 GRAFS,其中 G即谷氨酸。谷氨酸的化学式是 C5H9NO4,则下列有关谷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谷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B谷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5 9 1 4 C谷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D谷氨酸是氧化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谷氨酸的化学式 C5H9NO4,可知谷氨酸分子中含有 4个氧原子,谷氨酸是有机物;谷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0:9:14:64 ,5 9 1 4是原子个数比;由于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因为分母相同,分子越小,质量分数就越小,由此可知谷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故选
4、C。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 B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或观察燃烧时火焰颜色 C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或灼烧 D氮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都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燃烧是火焰均是淡蓝色;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灼烧会变黑。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下列化学反应中没有出现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 A C+O2 CO2 B 2NaOH + CuSO4 = Cu( OH) 2 + Na2SO4 C
5、2KClO3 2KCl+3O2 D CO+CuO Cu+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碳元素由 0价变成了 +4价,氧元素由 0价变成了 -2价; C中氯元素由 +5价变成了 +1价,氧元素由 -2价变成了 0价; D中碳元素由 +2价变成了 +4价,铜元素由 +2价变成了 0价。故选 B。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 C检查气密性 D托盘天平称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A错误;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B错误;检查气密性时要注意 “一浸、二握、三看 ”, C正确;称量时要 “
6、左物右码 ”,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正好放反了,并且不能用手添加砝码, D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有关元素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故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A错误;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可能会得失电子,结构不一定相同, B错误;水和氨气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D错误。故选
7、C。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错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正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错误;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性气味的气体,D错误。故选 B。 考点:常见实验现象 高铁酸钠( Na2FeO4)是一种 “绿色环保高效 ”的饮用水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5 D +6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
8、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的原则,已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O的化合价为 -2价,设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2+x+( -2) 4=0,解得 x=+6,故选 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水 C高锰酸钾 D氢氧化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氧化物。氧气属单质;水属氧化物;高锰酸钾属化合物;氢氧化钠属化合物。故选 B。 考点:氧化物 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 117 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94g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9、117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中 B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C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中可能会引起火灾,错误,故选 A。 考点:化学与生活 填空题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 1)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 ( 2)硫在纯氧
10、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 ( 3)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 。 答案:( 1)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反应物的浓度( 3)乳化 试题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且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完全、越剧烈。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能把大的液滴分散成小液滴。 考点:燃烧的条件,乳化作用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氧
11、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该装置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 2)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 1) 2KMnO4 K2MnO4+MnO2+ O2 ( 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3)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灯 试题分析:试管口由一团棉花,说明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 +MnO2 + O2。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原因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收集满了以后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停止加热,以免水倒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省 平顶山市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调研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