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宜春初三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宜春初三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宜春初三生物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宜春初三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流程图,图中空格中依次应该填写的是( ) A滴、展、染 B染、展、滴 C展、染、滴 D展、滴、染 答案: A 试题分析: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步骤,可概括为:擦片 滴水 取材 展片 盖片 染色等几步 擦片 -擦净载玻片 滴水 -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 取材 -取样品 展片 -将样品展于滴了生理盐水或清水的载玻片上 盖片 -盖上盖玻片 染色 -将染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滤纸从另一侧吸去染液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下图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不具有细胞结构 B丙不能制造有机物 C
2、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一样 D乙和丙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甲是病毒的结构图,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丙生物是青霉,体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营腐生生活 C.甲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进行复制繁殖新个体;乙是细菌,细菌是进行分裂生殖;丙是青霉,营孢子生殖因此,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不一样符合题意 D.乙是细菌,丙是青霉,属于真菌,细菌、真菌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考点:主要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内容 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
3、的是( ) A处方药简称 OTC B为预防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C增加用药剂量能缩短治疗时间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 OTC,故错误; B.要合理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滥用抗生素; 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正确 考点:安全用药的常识 下列动物生长发育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发育:受精卵 胎盘 脐带 婴儿 B家鸽的发育
4、:受精卵 卵黄 系带 雏鸟 C青蛙的发育:受精卵 成蛙 幼蛙 蝌蚪 D家蚕的发育: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人的生殖发育顺序是: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 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怀孕到 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就是婴儿,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不符合题意 B.家鸽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孵化,雏鸽破壳而出,经过育雏发育成成体家鸽即:受精卵 雏鸽 成体家鸽不符合题意 C.青蛙的 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
5、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不符合题意 D.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家鸽、青蛙、家蚕的发育过程 大灾后要防大疫。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6、、保护易感人群 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庐山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目的是杀死空气中和病死的动植物遗体或其它附着物上的病原体,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所以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研究人员把抗除草剂的基因连接到玉米细胞的 DNA分子中,使玉米获得 了抗除草剂的能力。这个事实可以说明(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 DNA分子上 C基因由显性和隐形之分 D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是 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玉米细
7、胞的 DNA分子上连接抗除草剂的基因,使玉米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能力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主要是( ) A冷冻法 B盐腌法 C脱水法 D高温消毒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采用的是脱水法,减少了蔬菜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延长了干蔬
8、菜的保存时间 考点: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下列动物的运动情况记录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土壤中没有动物运动 B爬行动物的运动不需要能量 C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无关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在土壤下而完成的 B.通过观察上表,任何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C.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如:章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燕子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
9、成翼,用翼在空中飞行 D.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逃避敌害等,即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生存通过观察动物的运动记录表,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及生物对环境 的影响,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下列关于保护听力和视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B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 C远视眼的物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 D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预
10、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 33cm左右;看书写字 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 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如尽量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防止对鼓膜造成危害远视眼的物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眼睛和耳朵的保健知识 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
11、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初步被消化( ) A胃、小肠、大肠 B口腔、胃、小肠 C胃、口腔、小肠 D小肠、口腔、胃 答案: B 试题分析:唾液腺位于口腔内,能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 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
12、脂肪酸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口腔、胃、小肠中初步被消化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 50以上的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道。这些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 物和环境能相互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A.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 宜春 初三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