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靖江姜堰黄桥三校九年级中考一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靖江姜堰黄桥三校九年级中考一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靖江姜堰黄桥三校九年级中考一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靖江姜堰黄桥三校九年级中考一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轩辕帝 B燧人氏 C神农氏 D伏羲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神农氏被世人尊称为 “药王 ”、 “五谷王 ”、 “五谷先帝 ”、 “神农大帝 ”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因此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希腊的 “辉煌 ”主要得益于 A种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辉煌属于希腊 !宏伟
2、归于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是世界闻名的中心之一,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古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 “航海民族 ”之誉的特性以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独特的魅力,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到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 “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臻于鼎盛。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体系逐渐完备。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 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因此选 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
3、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一生写了三十多部剧本,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和朱丽叶等。他在作品里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歌颂爱情自由,痛斥贪婪自私,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这段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英国宪章运动 D科学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 16世纪英国文学最大的成就是戏剧。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 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选 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
4、义时代的曙光。 观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A A点处,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 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 C点处,该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新教徒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 “光荣革命 ”。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因此选 B。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
5、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右图史料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D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主要是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等学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是废除农奴制,承认农奴享有人身自由等,因此 ACD都与材料不符。 法国人权宣言把启蒙思想家主张的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 “天赋人权 ”等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因此选 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工业革命之初,在英国某
6、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然而到 1809年却发展 到 64家, 1830年 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铁路大规模兴建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85年,瓦特改进和制成新的蒸汽机,将其投入使用,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工厂的广泛建立,因此选 B。 ACD都不是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蒸汽时代 ”的到来。 马克思在美国内战中说, “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 “两种社会制度 ”斗争的焦点是 A国内市场问题 B劳动力问题 C生产原料
7、问题 D黑奴制存废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美国独立前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双方虽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很大差异,并存在着矛盾。独立战争后,随着美国的领土扩张、南北经济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就更加尖锐了。 19世纪上半期,南北方经济都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大批新兴企业的新建和机器制造、纺织等行业的出现,北方资产阶级急需保护国内 市场,保障原材料供应;需要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特别是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所以,他们迫切希望联邦政府建立
8、统一的民族市场,实行关税保护,取消奴隶制,在西部建立 “自由州 ”。所以,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了南北方斗争的焦点。对北方资产阶级来说,废除奴隶制,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而且可以削弱南部的经济实力,并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相反,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和控制国家政权,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批运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批廉价工业品,因而主张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 在西部扩展奴隶制,增加蓄奴州。所以,奴隶制的存在,在经济上已成为阻碍美国经济发展、在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选 D。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
9、 从 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对这次改革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与俄国 1861年改革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日本发展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强国 D使日本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次改革是指日本在近代开展的明治维新,当时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巩固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明治维新使日本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惟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明
10、治维新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次,日本较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的同时,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 族的道路, ABC说法都正确。日本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二战后的 20世纪八十年代,因此选 D。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伟人在它的著作中写到: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位伟人是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19世纪中期 ”“自然选择,适
11、者生存 ”“生物进化 ”。牛顿于 17世纪创立经典力学;爱迪生是电灯等电气发明的发明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爱因斯坦于 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因此选 C。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份颁奖词赞誉的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李四光 D钱学森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李四光为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邓稼先、钱学森为中国两弹一星 ”工程的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著名的
12、农学家,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因此选 A。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 2014年 5月 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双方就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加强联合国的作用达成共识。而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是在 A 1949年 10月 B 1971年 10月 C 1972年 2月 D 1979年 1月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1年 10月 25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 26届联大上,恢复新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和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的提案,以压倒多数被通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终于被承认了。
13、这是中国和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长期斗争而取得的重大胜利。因此选 B。 A应是指新中国成立, C应是指尼克松访华, D应是指中美正式建交。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 B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 C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 D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该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从而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是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 C是指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 D是指渡江战役,因此选 A。
14、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诗经 卫风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 证了齐桓公 “尊王攘夷 ”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齐桓公通过 “尊王攘夷 ”的政治策略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因此选B. 牧野之战与周武王伐纣灭商有关,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大败袁绍、统一北方的重要战役,排除AC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
15、战国的纷争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的形成 B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 C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D元朝推行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大一统,此后汉承秦制,进一步巩固国家统一,因此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的是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答案
16、: A 试题分析: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 “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的行书,被后人誉为 “书圣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 “天下第一行书 ”。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 A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 “魏征死了,我失 去了一面镜子。 ” 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百姓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 D文成公主入
17、藏 答案: C 试题分析:贞观长歌反映的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励精图治,出现了著名的 “贞观之治 ”局面,而交子为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不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因此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自魏晋开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的条件优越 答案: B 试题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宋朝时期,南方一般为汉族政权,如北宋灭亡后,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而北方多是少
18、数民族政权,因此选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 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Democracy 是指民主、 Science是指科学,联系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高举 “民主 ”“科学 ”的旗帜,而且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因此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
19、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中共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1年中共的诞生宣告一个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D应是指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C应是指 1927年南昌起义,因此选 A。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疑是问之源。为研究 “九一八 ”事变的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如下资料,其
20、中你认为可质疑的是 A东北将士的回忆 B国民政府的绝密档案 C东北人民的控诉 D日本当时媒体的报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 “九一八 ”事变为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日本当时媒体的报道显然可能倾向日本的立场,带有主观色彩,歪曲事件真相,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辩护,因此选 D。 考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综合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 1)材料一中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 靖江 姜堰 黄桥三校 九年级 中考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