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自检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自检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自检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 12月自检二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20年 1月 2日美国司法部长米切尔 帕尔默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全美33个城市中竟有 4000人被怀疑为激进分子,以 “激进分子 ”的罪名被逮捕。一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出现这样的 “红色恐惧 ”的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利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在于专注题干中的时间。根据是 1920年左右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发生经济危机,排除 B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848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 D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利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项;十月
2、革命发生于1917年,从时间上看符合,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 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美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 “遏制 ”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不符合冷战政策的含义,故排除,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 1919年
3、的苏维埃俄国的是 红军正与德军作战 农民正在出卖余粮 工人在外资企业加班 纺织厂工人的工资是面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18年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换回了两国互不侵犯,赢得了宝贵的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所以 不对;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以 不可能;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79年 11月 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说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
4、”在历史上验证这句话正确史实依据的不包括 A罗斯福新政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 分析:斯大林模式是单纯的计划经济模式,所以不能说明上面的结论,其他三项都符合上面的结论,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 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 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 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5、因为 “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 ”所以说 “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 ”;因为 “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 ”所以说 “没有为环境服务 ”;因为“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所以说 “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1990年,邓小平指出: “现在旧的(国际)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并没有结束,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 ”当时正在发生变化的国际政治格局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美苏两极格局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多极化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时间是指的 1990年,所以当时应该是美苏两极格局,
6、苏联解体发生在 1991年,多极化趋势在 20世纪 70年代就已出现,凡 华体系二战中已经崩溃,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结束后,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A国联、日本、中国、俄罗斯 B欧盟、日本、中国、苏联 C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D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中国联不对,因为国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已经停止工作; B不对,因为苏联在冷战结束之后就不存在了; D不对,因为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都没有单独制衡美国的能力,而应该是其参与的欧盟更有可能,故选 C。 考点:
7、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下表为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此表反映了 时期 19世纪 一战前 二战后 20世纪 70年代后 时间 50年 30年 7年 3-5年 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 B科学技术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 C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D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提供的只是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时间的情况,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时间越来越短,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现代科学
8、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随之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不是在 1921年后的很短时间内,而是在 1937年,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 世纪 40、 50 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高科技,增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 A 试题
9、分析: 20世纪 40、 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高科技,增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完全符合史实,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海尔集团 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尔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 l999 年进入美国设厂。现在,海尔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 “领头羊 ”。海尔公司的发展反映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有利无弊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 化趋势出现 D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均等 答案: A
10、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在菲律宾 ”、 “在中东、北非等地区 ”、 “进入美国 ”、 “跨国公司 ”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中国企业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一种反应,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是 “记住 l2 月 7日 !”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41年 12月 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
11、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吴老师就某一国际组织给出了以下三个提示。你认为该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三个提示 “1995年成立,中国于 2001年加入;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就应该推断出这一组织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 凡尔赛和约 签字的消息后说 : “这不是和平 , 这是
12、 20 年的休战 ! ”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A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不可能带来任何和平局面 C激化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答案: A 试题分析:巴黎和会是分赃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进行了分割,德国战前所有的海外殖民 地都被英法日瓜分,没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它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后来德国逐渐打破了凡尔赛体系,挑起了二战。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 “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
13、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成功 ”的主要表现是 A恢复并发展了经济 B改善了人民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政治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指的是巩固和调整了资本主义社会。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 1921 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 :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 ,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这项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土
14、地法令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 “能雇佣劳力 ”等信息可以知道应该是符合新经济政策的,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全球通史写道: “苏联虽然号称 最发达的 社会主义国家 ,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 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 界第八十八位。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 B开展工业化 C新经济政策 D西方国家封锁 答案: A 试题分析
15、:根据材料中的 “凭票供应 ”可以知道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现象, “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可以看出人民生活出现严重问题,所以根源应该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上述评论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文化多元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萎缩的巨人 ”、 “独脚巨人 ”、 “生病的巨人 ”、 “缺乏凝聚力
16、的巨人 ”、 “潜在的巨人 ”说明都不是真正的巨人,恰恰说明当前国际局势的特点是任何一个巨人都不能单独主宰世界,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 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 2/3,美、德、法、英共有 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 3000多万,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这段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哪一特点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对工业影响最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可以体现 BCD三项,但是波及范围特别广和对
17、工业影响范围最大都只是体现题干所述的一部分情况,只有 B能全部体现题干中的所有信息,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经济大危机。 下表的内容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 实 结 论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崩溃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苏联解体 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并没有形成多极化格局,而是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之下,所以 不一致,排除掉含有 的选项,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社会主义国家
18、的改革与演变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933年,罗斯福新政期间,迪士尼动画片三只小猪上映,主题曲 “我不怕大灰狼 ”鼓舞了美国人民战胜危机的士气。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A缩减农业生产 B实施 “产业复兴法 ” C恢复银行信用 D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 B 试题分析: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财政方面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这是新政的首要措施 ) ; 2、工业方面 :实行 “产业复兴法 ”(新政的中心措施,也是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 ; 3、就业方面 : 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4、农业方面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故选 B。 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 苏州市 高新区 九年级 12 自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