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姜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 “这场战争 ”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 “ 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 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
2、争 中英南京条约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A孟良崮上火如潮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卡片里的 “1947年 6月、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准确识记,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内战烽火 挺进大别山 “时间: 1948年 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 ”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
3、军队的主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 “时间: 1948年 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 民党军 47万余人。 ”告诉我们,此次战役就是辽沈战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的历史影响是解放了东北全境,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19211925 年,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表 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自从 1921年开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4、,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 “独特实验 ”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题干里的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 ”指的是 1929年 193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西方经济的影响、破坏,而这一时间,苏联
5、正经历两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下图反映的工人失业状况,是当时美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对此罗斯福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 B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C规定最高工时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D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929年 19333 年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这次经济大危机使得美国工人失业人数剧增,对此罗斯福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毛泽东说: “像希特
6、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 ”下列战役中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是 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 D柏林攻坚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迫使德军投降,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最后的胜利 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 2012年 1月份,中国对欧盟出口 282.31亿美元,同比减少 3.2%。因此,有人说, “希望欧债危机尽快结束,欧洲经济复苏起来,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起来。救欧
7、洲也是救我们自己。 ”这个说法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B欧洲联盟的形成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北美自 由贸易区的建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A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 B驾驶汽车外出旅游 C利用网络相互交流 D在电灯下读书学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8、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 “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 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识记。 “ 彭(德怀)副总司令 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
9、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40年 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血肉筑长城 百团大战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 “西安事变 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 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 “统一 ”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 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难忘九一八 西安事变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准确识记。题干里的 “ 日本人 夺我东三省 杀我们同胞 ”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军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的半年时间内,日军占领了东三省,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难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 近代史上中华文物遭受了大肆掠夺和破坏,与此密切相
11、关的事件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C中外签订辛丑条约 D俄国侵占大片中国领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使中华文物遭受了大肆掠夺和破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到: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所说的 “去年 ”是 A 1842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1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准
12、确识记。题干里的 “ 去年今日割台湾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895年 4月,日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影响准确识记。题干里扯线木偶漫画的寓意是,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13、工具,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李鸿章认为, “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答案 : B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 “ 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 ”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办的民用工业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自强 ”与 “求富 ” 十九世纪末,
14、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 “思想启蒙 ”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 ”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15、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90周年,一批海外留学生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宣誓 ”活动,他们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了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有关的 A伦敦 B北京 C华盛顿 D巴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所以海外留学生会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巴黎,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
16、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 有首诗写道: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 “生死攸关转折点 左倾错误 重新确立领导人 党和红军脱危险。 ”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领导人,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 综合题 某校初三( 1)班同学进行了一次 “中国梦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9分) 【近代百年的艰难寻
17、梦】 材料一 清政府中 “ 自强 ”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上 )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 ,偿两百兆始。 ” 梁启超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 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 1)材料一中 “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指的是什么运动 写出该运动中为实现 “自强 ”而创立的工业名称。( 2分) ( 2)材料二中的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指的是什么事件? “大梦唤醒 ”后开始了什么探索?(
18、2分) ( 3)材料三中提到的 “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 2分) 【东方古国的梦想渐真】 材料三: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 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 ( 4)材料三中 “人民军队诞生 ”与哪一事件相关?( 1分) ( 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哪次会议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分) ( 6)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 姜堰市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