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安顺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安顺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安顺卷)化学(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安顺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人体内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 A钠元素 B钙元素 C铁元素 D锌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钙元素,约占 1.5% 故选: B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中元素含量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熟记教材内容即可正确解答 物质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物质的还原性 B物质的熔点 C物质的挥发性 D物质的硬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物质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物质的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
2、性质,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物质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在实验室中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量筒不仅用来量取液体,还用作反应容器 B实验室制得氢气用玻璃片盖上瓶口正立于桌面上 C配置稀硫酸溶液,在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将水慢慢沿烧杯壁注入并不断搅拌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装上少量水 答案: D 试
3、题分析: 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错误;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立在桌面上,故错误; C、浓硫酸的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沿烧杯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装上少 量水,以防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故正确; 故选 D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学们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难度不大 日常生活中会应用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表述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且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导致高血压 B工业上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
4、方法大量制取氧气 C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和 NO2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D用铁锅做菜,说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人体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而不是高血压,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大量制取氧气,而不是加热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方法,故选项说法错误 C、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和 NO2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铁锅做菜,说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化学性质
5、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 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下列各物质中均含有 N 元素,在这些物质中 N 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一种是( ) A KNO3 B NH4Cl C NO D N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钾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 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x+( -2) 3=0,则x=+5价 B、氢元素显 +1价,氯氧元素显 -1价,设 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y+( +
6、1) 4+( -1) =0,则 y=-3 价 C、氧元素显 -2价,设 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z+( -2) =0,则 z=+2价 D、氧元素显 -2价,设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w+( -2) 2=0,则 w=+4价 N 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一种是 NH4Cl 故选 B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发生反应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CO2+C CO B Ca( HCO3) 2=CaCO3+CO
7、2+H2O C Ba( OH) 2+2KCl=BaCl2+2KOH D 2Al+3H2SO4=Al2( SO4) 3+3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条件应该是高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O2+C 2CO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条件,碳酸钙后面没有标注 ,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HCO3) 2 CaCO3+CO2+H2O C、氢氧化钡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
8、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在 t1 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两种物质; t3 时将 A、 B、 C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降温后,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 2)当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 降温到 t1 ,所得的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两种物质的溶液; ( 3)称取 A、 B、 C三种物质各 30g分别溶于 100g水配成溶液,当温度控制在大于 t1 小于 t2 时,所得溶
9、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物质的溶液 答案:( 1) A和 C; B;( 2) A; B;( 3) B 试题分析:( 1)在 t1 时, AC 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t3时将 A、 B、 C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 降温后, 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不会析出晶体, A的溶解度变化比 B大,所以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B; ( 2) 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当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 降温到 t1 ,所得的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AB; ( 3)观察图示可知: t2 时 A的溶解度是 30g,当温度控制
10、在大于 t1 小于 t2时, A的溶解度最大是 30g,而 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 30g, C的溶解度始终小于30g,所以在此温度范围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 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认识,以及应用解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结合选项很好的分析解答 在常温常压下有下列物质: H2 H2O 空气 CO 塑料 石墨 KNO3 淀粉 生石灰 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物质的序号): ( 1)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能导电的固体物质是 ; (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1、 、属于复合肥的是 ; ( 3)属于液体混合物的是 、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答案:( 1) ( 2) ( 3) 试题分析:( 1)氢气的热值高,燃烧时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故填: 石墨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填: ( 2)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填: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填: ( 3)稀硫酸是液体,其中含有水和硫酸,属于混合物 故填: 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但是氢气无毒,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故填: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化肥的种 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12、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时要紧扣概念,认真分析 A 物质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 A 物质经高温分解后得到氧化物 B 和气体 C,B和水反应得到 D物质将 C气体通入 D物质的澄清溶液中反应,又得到 A物质请你写出 A、 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A物质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 D物质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CaCO3, 100; Ca( OH) 2; Ca( OH) 2, 74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A物质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则 A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氧化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贵州 安顺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