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宁德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宁德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宁德卷)物理(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宁德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 2cm B人的正常体温是 39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2kg D人步行的速度约 10m/s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中学生的大拇指宽度在 1.5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比 1.5cm大一些,约2cm此选项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 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三个苹果的质量大约 1斤,而 1斤 =500g,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在 150g左右
2、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人步行的速度在 4km/h=4 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将光敏电阻 R、定值电阻 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图所示电路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3、: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 R和定值电阻 R0串联,电压表测 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题意得出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时其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和 R0两端的电压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确定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 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 R和定值电阻 R0串联,电压表测 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时,光敏电阻 R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I=, 电源的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BD不正确; U=IR, 定值电阻 R0两端的电压变大, 串
4、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光敏电阻 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不正确, C正确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好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属于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B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对照图片,确定符合条件的选项 A、图片中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符合电磁感应现象的要求,符合题意; B、由图
5、可知,这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不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不合题意; D、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可以产生磁场,不合题意 考点:电磁感应 点评: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发电机的原理、电磁铁的研究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的不同,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2013年 5月 31日,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了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 人畜 “吸 ”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龙卷风能 “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A龙卷风使物体受到重
6、力变小 B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龙卷风具有强大的磁性,将物体吸上天空 D龙卷风产生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答案: B 试题分析: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得到物体被 “吸 ”起的原因 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这样内外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 “吸 ”起卷入空中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关键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题接近实际生活,属于一道不错的题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某一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
7、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2)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相对高度质量越大,相对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增大,卫星和地球的相对高度减小,势能不断减小 考点: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 点评:人造卫星在飞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
8、势能在相互转化,因为没有阻力,所以,总能量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的各种用具,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钳子 B 镊子 C 定滑轮 D 筷子 答案 : A 试题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A、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定滑轮实质是一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D、筷子夹菜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
9、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的花纹 B 脚垫凹凸不平 C 行李箱滚动的轮子 D 瓶盖上的条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减小摩擦,因此要从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加润滑油等几个方面入手去考虑,这些方法与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去对应,从而得到答案: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B、脚垫凹凸不平,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C、行李箱滚动的轮子,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10、可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正确; D、瓶盖上的条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本选项错误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此题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考查关于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办法,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如果开关 S1只控制灯;开关S2只控制换气扇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开关 S1只控制灯,开关 S2只控制换气扇,说明灯泡和换气扇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灯泡与开关 S1串联,换气扇与开关 S2串联,据此进行解答 A、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换气扇并联,两开关均为与干路,两
11、开关均闭合时灯泡与用电器均工作,否则两者均不能工作,故 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换气扇并联,且开关 S1只控制灯,开关 S2只控制换气扇,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 B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换气扇并联,但开关 S1只控换气扇,开关 S2只控制制灯,故 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换气扇串联,两开关均闭合时 灯泡与用电器均可以工作但不能正常工作,否则两者均不能工作,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电路图设计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灯泡与换气扇并联以及两个开关的位置 下列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 B玻璃 C塑料 D金属 答案: D
12、 试题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酸碱盐溶液、石墨、人体、大地等;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橡胶、陶瓷、空气、蒸馏水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金属是导体,橡胶、玻璃、塑料是绝缘体 考点:导体 点评:记忆一些常见的导体和 绝缘体,遇到这类题型才能得心应手 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中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中子 C原子核中子原子 D原子中子原子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 -夸克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
13、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考点: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世界微观的构成,是一道基础题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去拉触电的人 B在输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应及时切断电源 D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 答案: C 试题分析: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是和火线相连接的带电体,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 A、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造成触电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其拉离电源,属于间接触电故 A错误; B、由于湿衣服是导体,在输电线上晾衣服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故 B错误;
14、C、发现有人触电应及时切断电源,故 C正确 ; D、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故 D错误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如图所示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起重机吊起大象 B 马拉车前进 C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 杠铃纹丝未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判定是否做功,就看其是否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 2)根据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看其是否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
15、必要因素,从而可以确定其正误 A、起重机吊起大象,起重机给大象一个力,大象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做了功故 A不合题意; B、车在拉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拉力对车做了功故 B不合题意; 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在重力的作用下,人通过了一定的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做了功故 C不合题意 D、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虽然此时运动员对杠铃有一个支持力的作用,但此时杠铃不再运动,有力但没有距离,不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支持力没有做功故 D符合题意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不做功的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
16、有力无距离,如 D选择项以及搬而未动,举而未起; 有距离无力,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 有力也有距离,但距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如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以下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B天然气、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宁德市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1)超导体是一种新型的电阻为零的材料; ( 2)可再生能源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能源,可再生资源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3)移动电话的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既是无线电的发射台,又是接收台; ( 4)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
17、核能来发电的 A、超导体的电阻为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移动电话 和基地台之间的通信是无线通信,它们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超导体的特点;网络通信;能源的分类;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导体、能源分类、移动通信以及核裂变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中考的热点 实验题 为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明连接图所示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 1)同组的小丽给他补接了一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根导线画出来(导线不能交叉) (
18、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 “A”或 “B”)端 ( 3)小明利用连接完整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通过计算得出表格中甲的电阻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4)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阻值相差较大,其他同学在实验中也发现相同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 /V 2.0 3.5 3.8 电流 /A 0.28 0.30 0.31 电阻 / 10.71 甲 12.26 灯泡亮度 暗 较亮 亮 答案:( 1)见上图;( 2) A;( 3) 11.67;( 4)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试题分析
19、:( 1)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 3)根据 R=计算出灯泡的电阻; ( 4)根据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 ( 1)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3.8V,所以应选择 0 15V 的量程,如图所示: ; ( 2)滑动变阻器的下面接了右边的接线柱,所以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左端即 A端; ( 3) R= 11.67; ( 4)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随着灯丝两端电压的增大,通过电流的增大,灯丝的温度不断升高,电阻不断增大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是测量小
20、灯泡的电阻的实验,考查了电压表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电阻的计算,同时考查了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综合性较强,涉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难点是测量电阻的实验过程的把握,如电表的接法、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画电路图、连实物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接法等,这一知识点是每年各地市中考的重要考点 ,以实验探究题为主,分值也较高,是电学几个重点实验之一 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 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蜡烛向 (选填 “上 ”或 “下 ”)调 ( 2)小明调整好蜡烛的高度后,保持蜡烛、凸
21、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小明应将光屏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 ( 3)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 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 “照相机 ”、 “幻灯机 ”或 “放大镜 ”)的成像特点 答案:( 1)上;( 2)右;( 3)缩小;照相机 试题分析:(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首先要调整光屏凸透镜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 2)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 3)凸透镜成像时, u 2f
2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 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图 中的蜡烛向上调整或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 2)物距为 15厘米,凸透镜的焦距是 10厘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要想使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要大于二倍焦距,即小明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 3)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 10cm刻线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
23、验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掌握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烧瓶中铜丝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电阻 ( 1)实验中两金属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 反映出来的 ( 2)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 A、 B两烧瓶中需装入初温相同、质量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的同种液体 ( 3)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的主要理由是 A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煤油的密度比较小 C煤油的比热 容比较小 D煤油的热值比较大 答案:( 1)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相等;( 3) C 试题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福建 宁德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