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市重庆一中九年级二模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重庆市重庆一中九年级二模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重庆市重庆一中九年级二模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重庆市重庆一中九年级二模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空气中 PM2.5是指半径小于或等于 2.5mm的可入肺颗粒物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kg C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中 PM2.5 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m 的可入肺颗粒物, A 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B错误;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C正确;声音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D错误。 考点
2、:质量的估测、声音的传播速度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安全电压和中学生质量的估测,属于较简单的试题。 现有两个小灯泡甲 “6V 4W”和乙 “6V 6W” (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先将灯泡甲与定值电阻 R0串连接入电源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如图 5所示,闭合开关 S,灯泡甲恰能正常发光。若用灯泡乙替换灯泡甲接在该电路中,再闭合开关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0消耗的功率变小 B乙灯泡能正常发光 C乙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 6W D乙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 6W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甲乙的名牌标记,甲的电阻是: ;由于甲的电阻大于乙的所以当把乙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所以
3、 R0通过的电流也变大,根据 ,所以它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A 错误;由于甲是正常发光,乙的电阻和甲的不同,所以乙不会正常发光,B错误;由于乙接入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 R0两端电压变大,所以乙灯泡两端的电压会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由于乙的电阻不变,所以实际电功率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所以乙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小于 6W。 考点:实际电功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实际电功率的计算,要知道决定灯泡亮与暗的因素是实际电功率。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 ”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图所示反映的做法中,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与地线相连, A错误;三孔插座要左
4、零右火上地,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B正确;不能在高压线下放风筝,要远离高压线, C错误;家用电器同时工作越多,电功率越大,电流越大,是比较危险的, D错误。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013年 4、 5月,江苏卫视台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中国首档明星跳水竞技秀节目星跳水立方。王丽坤勇敢一跳,当她从刚入水至下潜到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 p和浮力 F 浮 随下潜深度 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 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 “蛟龙号 ”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
5、的过程中,所处深度 h增大, F 浮 =水 V 排 g, V 排 先变大后不变,水的密度不变, 所受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所以丙图正确、丁图错; p=gh,水的密度不变, 水对它的压强逐渐增大,所以甲图正确、乙图错; 考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涉及到从图象搜集信息,特别是区分全浸入再下降时所受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本题关键。 如图所示,小明探究 “运动和力的关系 ”时,他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然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水平面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小车下滑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车在水平面继续运动 是因为小
6、车受惯性作用 D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A错误;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增大,被举高的高度减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是重力是能转化为动能, B错误;惯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作用, C错误;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D正确。 考点:运动与力的关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惯性与力的区别,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属于中等难度 。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 “控制变量法 ”、 “等效
7、替代法 ”、 “类比法 ”、 “理想模型法 ”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探究实例: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 “光线 ”; 研究分子运动时,利用扩散现象来探究;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时,根据电磁铁吸引大头铁钉数目的多少来判断;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理想模型法; 是转换法; 是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所以选 B。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理学常用的几种方法,并会灵活应用。 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
8、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白炽灯泡用久了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华 D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 A错误;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 B 错误;白炽灯泡用久了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升华和凝华,C错误;夏天,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正确。 考点:熔化、升华与凝华、比热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都无关,属于中等难度。 图所示的四种
9、现象中,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现象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光的折射; B是光的反射; C是凸透镜成像; D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本题选 C。 考点:光的 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活中的三种光现象,并能够区分开,属于中等难度。 实验题 小东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了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他选用了下列器材:额定电压为 2.5V的小灯泡、电压表(量程有 “0-3V”和 “0-15V”)、电流表(量程有 “0-0.6A”和 “0-3A”)、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甲“10 1A”、乙 “20 0.5A”、丙 “50 0.2A”)、开关、电压
10、 4.5V的电源和若干条导线。 次数 U/V I/A 1 1.5 0.17 2 0.18 3 2.5 0.2 4 3.0 0.23 ( 1)根据电路图和器材的规格,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 2)小东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其中第 2次实验的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V。 ( 3)小东在得到了第 1次实验数据后,应向 (根据图甲回答,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滑片才能得到第 2、 3、 4次的实验数据。 ( 4)分析实验数据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他发现,同一个灯泡计算出的四组电阻值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 升
11、高而增大。 ( 5)在实验过程中他还发现,第 4次灯泡最亮,第 3次比第 2次亮,第 1次最暗,则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选填 “大 ”或 “小 ”),灯泡越亮。 ( 6)从实验数据来看,小东所选的滑动变阻器应当是 (选填 “甲 ”、 “乙 ”或“丙 ”)。 答案:( 1)连接电路 ( 2) 1.8 ( 3) 左 ( 4) 0.5 12.5 温度 ( 5) 大 ( 6) 乙 试题分析: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25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小量程;根据电路图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如图所示;由于电压表选择的是小量程,所以示数是: 1.8V;由表格得,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1.5V,示数需要变大,所以
12、滑动变阻器要变小,所以向左移动;由数据 3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I=2.5V0.2A=0.5W;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 R=U/I=2.5V/0.2A=12.5;发现,同一个灯泡计算出的四组电阻值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实验过程中他还发现,第 4次灯泡最亮,第 3次比第 2次亮,第 1次最暗,则说明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的电压是 2.5V,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是 2.5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也是 12.5,所以应该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乙。 考点:伏安法测电功率 点评:此题考查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属于中考热考考
13、点,属于重点题型。 以下两个测量实验来自于小钧同学实验报告上的摘录 (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 G 6N; 接着按图甲组装好器材,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 上升,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N,本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 2)用天平、细线、烧杯和水测定某实心工 艺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平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00 g; 用细线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但没有触及杯底(如图甲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 1
14、0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 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单独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g; 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小钧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 答案:( 1) 匀速 2.6 76.9% ( 2) 8 64 8103 偏大 试题分析:在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必须匀速直线的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6N;机械效率是: ;由 得工艺品的体积为 工艺品的质量为 m=50g+10g+4g=64g 工艺品的密度为 ( 2)将工艺品从水中取出,放在托盘上测量质量时,工艺品表面沾有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重庆市 重庆 一中 九年级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