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德化溪霞分校、永春汤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福建省德化溪霞分校、永春汤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福建省德化溪霞分校、永春汤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福建省德化溪霞分校、永春汤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里,广州有烟花汇演,哈尔滨有冰雕艺术,北京的庙会上会有民间艺人捏泥人,剪窗花,到处喜气洋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雕 B放烟花 C捏泥人 D剪窗花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冰雕的制作过程中,只是冰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捏泥人的过程中,只是泥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
2、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剪窗花的过程中,只是纸的形状大小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已知反应 A+2B=C+2D,8gA与足量的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2gC和 18gD,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8 B 18 C 22 D 16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中 A与 D的质量比 =8g: 18g,结合化学方程式中 A与 D的固定质量比,利用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可求出 A的
3、相对分子质量。 设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A + 2B = C + 2D x 182 8g 18g X:( 182) =8g: 18g 解得 x=16。故选 D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存在的固定的质量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可作致冷剂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氧气助燃 D铜做导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用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4、,利用的是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C氧气助燃,需要燃烧这个化学反应来表现,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列元素均为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元素。儿童摄人不足会导致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的是( )。 A铁 B钾 C钙 D锌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人体每天都应摄取适量的微量元素,否则会患各种疾病,可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解
5、答。 A、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错误; B、钾可以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缺钾时,可导致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全身肌肉无力、懒动,所以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老年人缺乏会患骨质疏松,所以错误;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儿童摄入不足会导致发育停滞、智力低下,所以正确。故选 D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 学元素的分类、
6、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 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过氧化氢 B四氧化三铁 C高锰酸钾 D五氧化二磷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过氧化氢是由 H、 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 B四氧化三铁是由 Fe、 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 C高锰酸钾是由 K、 Mn、 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属于氧化物; D五氧化二磷是由 P、 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故选 C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了解氧
7、化物的概念方面的含义,只有掌握了氧化物的含义才能对各种物质是否属于氧化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右图为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表示 H原子, “ ”表示 Br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表示氢分子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涉及二种单质和二种化合物 D反应可表示为: H2 +Br2 = HBr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Br2 2HBr。 A、由于图示中的 “ ”表示 H原子,则 “ ”表示的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是 H2分子和 Br2分子,反应后生成 HBr分子,故反
8、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中 H2和 Br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生成物 HBr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Br2 2HBr,错误。故选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 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街道沿路的 “无牌 ”小摊档,由于反复使用食油煎炸食物,因而产生一
9、种致癌的物质 亚硝酸钠( NaNO2)。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已知钠的化合价为 +1价,氧的化合价为 -2价,设 NaNO2中 N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x+( -2) 2=0,解得 x=+3价。故选 B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注意对题目中有用信息的抽取,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 下列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
10、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黄铜和黄金 D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要鉴别或检验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向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少且浮渣多者为硬水,泡沫多者为软水,正确;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很多,如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故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熄灭,不能证明该气体一定为二氧化碳,错误; C、分别用高温灼烧黄铜和黄金,变黑的为黄铜,不变的为黄金,可以鉴别,正确; 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可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收集
11、满,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 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区分或鉴别物质时,所选取的试剂或方法应能与待区分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008g C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氢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1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中提供的信息分析。 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则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正确; B、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且单位为 “1”,不是 “g”,错误; C、锂元素的汉字名
12、称的偏旁为 “金 ”,则可判断锂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则氢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1,正确。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来解答问题,学生应学会通过元素周期表来获取信息,明确一个小格中的元素符号、名称及不同位置的数字所提供的不同信息。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 ZnCO3)、赤铜( Cu2O )与木炭粉混合加热到 800 ,得到了多种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锌 B铜 C金 D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
13、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已知反应物炉甘石与木炭粉中含有 Zn元素、 C元素、 O元素和 Cu元素,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金,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金元素。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两个氧原子 2O2 B镁离子 C二氧化硫分子SO2 D碳酸钠 Na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分析。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两个氧原子表示为 2O,错误;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
14、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错误; 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故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分子;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可知二氧化硫分子应写作 SO2,正确; D、碳酸钠中 Na 的化合价为 +1 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 -2 价,则有( +1) +( -2)0,故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
15、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应制止的是 ( )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水污 染的途径分析。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需制止; B、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需制止; 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会污染水资源,需要制止;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需制止。故选 C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点评: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
16、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双氧水 B高锰酸钾 C水 D空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分析、判断。 A、双氧水是由 H2O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 H2O2分子,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B、高锰酸钾是由 K+和 MnO4-构成的纯净物,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C、水是由 H2O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 H2O分子,不含有氧分子,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 O2分子构成的,当然含有氧分子,正确。故选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构成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福建省 德化 分校 永春 中学 九年级 第二次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