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盱眙县某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盱眙县某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盱眙县某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盱眙县某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比较判断是什么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 A、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道钉撬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筷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D、钢丝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支点,然后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即可得出
2、结论 在研究 “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15 1A”字样在 a、 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R,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示数为 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 20的电阻接入 a、 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 1.5V,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 3V太高 C 20的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 1.5V太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 分析电路可知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可知串联电路分压规律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当 20的电阻接入 a、 b间时,电压
3、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 1.5V,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15,电阻阻值 20 15,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只会大于 1.5V,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太小则 A正确, B, C, D错误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及滑动变阻器使用的理解 如 图所示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各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A、该电路图中的灯泡为顺次连接,因此为串联电路; BCD、该选项中的
4、灯泡均为并列连接,因此 BCD选项中的电路均为并联连接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且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识别 小军采用图示的电路,研究 “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 ”,他分别用 5和 10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 A、 B两点间的电阻 R由 5更换为 10,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知,需要保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5、当电路中的电阻由 5换成 10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否变化,怎样变化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1)将 AB两点间 5的电阻更换为 10的电阻,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AB间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 2)为保持 AB间的电压不变,要移动滑片使 AB间的电压减小: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时,即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小,由U=IR可知, AB间的电压减小;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电源电压不变,两串联电阻,当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时,其两端电压也增大,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同时减小 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 大于 ,同
6、一个物体分别在 AC 和 BC 斜面受拉力从底 端匀速运动到 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 FA、 F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A、 WB,则:( ) A FA FB, WA WB B FA FB, WA WB C FA FB, WA WB D FA FB, WA WB 答案: B 试题分析: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斜面 AC 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 BC,所以斜面 AC 更省力, 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 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根据 W=Gh分析斜面 AC 倾斜角度小于 AB,所以物体沿 AC 运动时拉力较小(省力);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 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由 W=Gh可知,拉力在 两斜
7、面上做功相同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功的原理 点评:本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 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如图所示, “套圈 ”出手后,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 ”在 b点的机械能等于 a点的机械能 C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 ”在最高点 b动能为零 答案: B 试题分析: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 “套圈 ”所处的高度增加,但它的速度减小,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 “套圈 ”所处的高
8、度降低,但它的速度变大,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故 A、 D不符合题意 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所以 “套圈 ”在任何一点的机械能守恒,故 C不符合题意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 点评:物体在自由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对手 “哈气 ”,手感到暖和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C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金属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D都是能量的转移,故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摩
9、擦生热是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本题考查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图中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电流流向法先判断出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再看开关的位置后,即可得出哪个图是正确的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首先要分叉,一条流入开关,再流入灯泡; 另一条流入灯泡;然后汇合在一起,流入电源负极故电路图为 C 图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白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自己能画出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整个初中物
10、理的难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 况是( ) A A的示数变小, V1 的示数不变, V2 的示数变小 B A的示数变大, V1 的示数变大, V2 的示数变小 C A的示数变小, V1 的示数不变, V2 的示数变大 D A的示数变大, V1 的示数变小, V2 的示数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是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 V1 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 V2 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首先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阻值的变化,再根据
11、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判断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从而利用公式 分析电流的变化 ,再利用公式 U=IR判断出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最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判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 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所以电压表 V1的示数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P 滑 变大, 而灯泡的电阻不变, 电路中的总电阻 R变大, 又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由公式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I变小; 由公式 UL=IRL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 UL变小, 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 滑 =U-UL变大,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V2的示数变大 故
12、 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阻的串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再判断出电压表、电流表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位置,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整个电路的影响 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器件,在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电饭锅 B电灯泡 C电视机 D电风扇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电饭锅、电灯泡、电风扇、电视机中的能量转化分析电饭锅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灯泡把电能转化内能和光能,电风扇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机把电能转化光、声、内能 考点:本题考查电功的实质 点评:电流做
13、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不同的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的能的形式不同 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R=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R与 U成正比 B R与 I成反比 C R与 U、 I无关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 C 试题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导 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阻值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但可以通过 R= 计算出导体电阻的大小,故选项 C正确, A、 B、 D选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影响电阻大小
14、的因素 点评:关键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没有关系 某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 10s。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下面那个值( ) A 3W B 30W C 300W D 3000W 答案: C 试题分析:只要估测一下自身的体重和两层楼的高度,结合所用时间为 10秒,利用功率的公式 可估测因王中心同学体重约 400N,一层楼高约4m,从一楼跑到三楼有两层楼高约 8m;所用时间为 10秒; 则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 ;所以 C选项比较接近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长度的估
15、测、重力大小的估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功率的估算,巩固了学生对自身的体重和楼高的估测,是一道基础性的考查题 实验题 小刚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他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 L1、 L2和其它实验器材。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 AB、 BC、 AC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 1)在物理学中,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 。(字母表达式) ( 2) 写出该实验一点的不足之处 。 ( 3)王海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另一
16、同学测量时,则发现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答案:( 1) U 总 =U1+U2( 2)没有多次实验(实验灯泡型号一样)( 3) 电流表所接量程太小;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试题分析:由于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可得两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由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以分析与猜想是相符的;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分析实验中的不足之处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从表中可以得出, UAB=1.4V, UBC=1.4V, 并且加起来等于总电压 UAC=2.8V,故相符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规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选择的相同的小灯泡
17、做实验,不具有一般性,应该换用不同的小灯泡再次进行实验; 本实验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实验数据过于单一,实验结论的总结依据不充分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大量程即 0-3A的量程;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使电流表内部的线圈反向转动,所以指针会反偏。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电流表的使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对实验的评估常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只做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二 是选择相同的器材料实验具有特殊性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注意测量的电流不可以超过量程,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
18、压恒为 6V。改变电阻 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 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 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 (选填序 号); A 10 0.5A B 20 1A C 50 2A (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 (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 0,电压表示数接近 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 答案: 试题分析: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因此必须
19、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一定,所以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移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图中没有连入电路的是电压表,根据图象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确定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在连接过程中也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首先求出定值电阻两端需要控制的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然后从图乙中,取几个电流、电阻数值,分别算出对应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这几个阻值都应该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内,据此选择合适的变阻器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电流表示数为 0,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 6V,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接的部分电路无断路:( 1)探究电压一定时
20、,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在不断的改变定值电阻的同时,必须不断的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得电压表的示数是一个定值,故在移动滑片的同时,眼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 2)通过电流与电阻的图象中可以看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是 2V,故电压表接入电路中时,所选的量程应该是 0 3V的,且并联在电阻两端; ( 3)由图乙可以看出:当 R=10时, I=0.2A;此时电阻 R两端的电压为:UR=IR=0.2A10=2V 由于保持电阻 R两端的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恒定为: UR=U-UR=6V-2V=4V; 若取电流 I=0.1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 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大于 40,只有
21、 C符合条件 ( 4)阴影部分为横、纵坐标的乘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IR=U,即测量的是电压; ( 5)如果电路中出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在电路中出现了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是电阻 R处出现了断路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点评:题从实物图的连接、滑动变阻器型号的选择、 故障的分析等方面较为综合的考查了学生,从中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道不错的电学中考题 物理学习小组在 “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的实验中: (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应移到 端(选填 “A”或 “B”)。 ( 2)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2、 P 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上图,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 。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 吗 ,理由是 。 答案:( 1) B( 2)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10,不合理,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试题分析:由图知,滑动变阻器连线不完整,把滑动变阻器串连接入电路,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判断滑片的位置;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应与被测电阻并联,当滑动变
23、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时,电路电流变大,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大,如果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则电流表示数增 大时,电压表示数减小,据此分析答题;由图示电流表确定电流表的量程与最小分度值,然后根据电流表指针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由图知:电流表量程是0.6A,最小分度值是 0.02A,电流表示数是 0.30A,电阻阻值;在本实验中只进行了一次测量便得出结论,没有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误差较大,只进行一次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盱眙县 重点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