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 ”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环保;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低碳环保;C、 D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都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环境保护类的题目一直是近几
2、年中考的考察热点,常和实事结合,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察,较为简单。 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低钠盐大多数为苹果酸钠(化学式为 C4H5O5Na) .下列有关苹果酸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钠由 4种元素组成 B.苹果酸钠中 C、 H、 O、 Na的原子个数比为 4 5 5 1 C.苹果酸钠中 C、 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8 5 D.苹果 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3.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根据化学式,苹果酸钠由碳、氢、氧、钠种元素组成; B苹果酸钠中 C、 H、 O、 Na的原子个数比为 4 5 5 1; C苹果酸钠中 C、 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D苹果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同时注意仔细审题。 物质在 “潮湿的空气 ”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B生石灰堆放久了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C铜器表面生成铜绿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D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钢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的过程; B 生石灰在空气中放久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与氧气无关; C
4、 铜和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 D 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也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反应及原理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属于中考 必考的知识点,考察较为直接,应注意回归课本。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KCl( 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 BaSO4( 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O2( HCl)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D MnO2(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稀硫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
5、氧化碳,引入了硫酸钾杂质; B 加足量稀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C 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皆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D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钾杂质。 考点:除杂问题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除杂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仪器中,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集气瓶 C蒸发皿 D烧杯 答案: AC 试题分析:试管和蒸发皿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集气瓶不可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在底部垫上石棉网才可以。 考点: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点评: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以及注意
6、事项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通常较为简单,但是知识点较为琐碎,注意积累。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 5的小苏打溶液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 5的小苏打溶液;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7、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且不断慢慢搅拌,以散热,如果要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会引起暴沸。 考点: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 点评: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属于基本的化学知识点,较为简单,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平时应注意对细小知识点的识记。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Na2CO3NaOH B Fe2O3Fe C NaNO3KNO3 D CaOCa( OH)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 B ; D , C 项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属于基本知识点,来源于课本,属于中考必考的内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四种实
8、验方案来证明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 .其中可行的是: A将固体高温加热,看是否有红色固体生成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是否有固体剩余 C在样品中加水,是否有蓝色沉淀 D在样品中加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是否呈蓝色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将固体高温加热,看是否有红色固体生成可以鉴别出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发生如下反应 ; B 碳粉中含不含有氧化铜在加入硫酸后都会有固体剩余; C 碳粉中含不含有氧化铜在样品中加水都不会有蓝色沉淀; D 如果样品中含有氧化铜加入硫酸后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考点:常见化学物质的检验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鉴别属于中考的必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
9、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向 pH 9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 CaCl2和 HCl混合溶液中加入 Na2CO3 C分别向等 质量的 Fe和 Mg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 D向饱和 KNO3溶液中加 K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向 pH 9的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值会无限接近于 7,不会低于 7; B向 CaCl2和 HCl混合溶液中加入 Na2CO3,会先和 HCl反应,然后和氯化钙反应,所以刚开始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刚开始并没有沉淀的生成,HCl 被消耗完后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钙消耗完后不会有沉淀生成;C分别向等质量的 F
10、e和 Mg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镁的反应速率比铁的快,因为镁比铁活泼; D向饱和 KNO3溶液中加 KNO3,不会溶解进去,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所以随着硝酸钾的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考点:数形结合 点评:此题属于数形结合类型的题目,常在选择题比较靠后的位置出现,通常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读懂所给的图形才能作对题目,对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蜂窝煤 ”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 “蜂窝煤 ”疏松多孔,有利于煤炭和氧气的充分接触,增大了煤炭和
11、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外界条件无关。 考点:燃烧 点评:关于燃烧的条件和现象类的知识点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属于中考的常考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较为简单,注意仔细审题。 2011年 4月日本发生了 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并进而引发核电站氢气爆炸导致机组损坏核污染物扩散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 .核辐射是指某些元素释放一些高能粒子(如质子或中子) .若核辐射时产生新的元素,一定释放了 A质子 B原子核 C中子 D电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有新元素生成就一定是质子数发生了改变,所以若核辐射时产生新的元素
12、,一定释放了质子。 考点:元素的定义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定义的考察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家庭小实验中,将食醋与纯碱混合有大量气泡产生 D将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仍有黑色残渣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铁丝在空气中不会燃烧,在氧气中会发生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家庭小实验中,将食醋与纯碱混合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有气泡生成;D将生铁粉末投入盛有
13、过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仍有黑色残渣,因为铁中含有碳等不易反应的杂质。 考点:常见的化学反应极其现象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现象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 注意细心。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 0.03%,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为 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这类题目在中考中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出现,考察较为直接,注意审题,看清题意。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
14、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发射航天飞机是利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提供推力; B水车汲水灌溉是利用的水流提供动力,属于物理变化; C 太阳能供热是利用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属于物理变化; D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提供动力推动发电机发电,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反应的判断 点评: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平时对化学现象的积累和总结,属于最基本的知识点,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对其有关 认识错误的是 A里料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B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15、 D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图,里料是由涤纶一种材料制成的,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属于人工合成材料,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灼烧涤纶无特殊气味,而灼烧羊毛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考点:人工材料 点评:考察生活中常见现象里的化学知识,较简单,但是却是中考中的必考题,平时注意积累总结。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糖水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属于溶液; B 牛奶是水、蛋白质 、脂肪等形成的乳浊液和悬浊液的混合物; C 米粥属于悬浊液;D 豆浆属于悬浊液,含有多种
16、不溶的固体。 考点:溶液的定义 点评:此题考察较为直接,较为简单,都是基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许多场所或产品的外包装常有一些标志 ,下列各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是严禁烟火的标示; B 是属于物品回收标志; C 是属于易燃品的标示; D 为中国节能产品标示。 考点:化学标示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化学标示,并不是每年必有,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银不是银而是汞 B有机玻璃不是玻璃是塑料 C玻璃钢不是玻璃而是钢 D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水银属于金属
17、汞; B 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有机玻璃由塑料材料制成; C 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是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复合而成; D 纯碱化学成分为碳酸钠,物质类别属于盐。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化学常识,每年必有,属于最基本知识点的考察,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闻香识茶 ”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闻香识茶 ”是茶香的分子在空气中运动的结果,分子变为气态后便容易在空气自由的运动。 考点:分子的运动 点评:本题属于化学常
18、识,在中考题中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出现,较为简单,注意仔细审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过滤应使用玻璃棒引流;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进加盖的小烧杯中,以免潮解或者变质;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用嘴吹容易将火苗吹进酒精灯内。 考点:实验室的基本操作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填空题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 1) t1 时, 100g 水中溶解 20g 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 50g 水中溶解 g 乙
19、,溶液达到饱和 . ( 2) t2 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 3) t1 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 (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 答案:( 1) 10( 2)甲 乙( 3)升高温度,加溶剂( 4)降温结晶 试题分析:( 1) t1 时, 100g水中溶解 20g甲,说明 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且由图可知 t1 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 50g水中溶解 10g乙物质;( 2)如图 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 3) t1 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方
20、法较多,可以升高温度、加溶剂等;( 4)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甲物质较大,所以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或者说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方法。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新闻资料:我国于 2007年 10月 24日 “嫦娥一号 ”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出地球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月球作为地 球的卫星被专家视为地球的 “后院 ”和 “第八大洲 ”,有着可以为人类利用的丰富资源 .现有科学探索发现,月球上蕴藏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兴化市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