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九年级3月质量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九年级3月质量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九年级3月质量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九年级 3月质量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煤油作燃料 B石墨作铅笔芯 C铝作导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A 试题分析:没有作燃料是利用了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石墨做铅笔芯、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气化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别 点评: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其实考的是性质,要注意的是物理性质也要掌握,容易漏掉。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回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
2、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A 加入生石灰溶剂被消耗,所以溶剂质量应该减少; B 加入生石灰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度增大,后冷却至室温溶解度又恢复到原来,但是溶液升温的过程是较快的,冷却过程是较慢的,所以不可能像图示那样两边对称; C、 D 加入生石灰溶剂被消耗,所以有溶质析出,所以开始时溶质减少,然而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析出的固体有部分会溶解,所以溶质质量又增大,冷却至室温溶质溶解度不变所 以溶质质量不变。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下列反
3、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B CaO + H2O Ca(OH)2 C Zn CuSO4ZnSO4 Cu D SO2 2NaOHNa2SO3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置换反应的定义为: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项符合题意。 考点:置换反应的定义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某学生将锌粒放人 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 “异常现象 ”,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H2 B产生的气
4、体可能是 CO2 C 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D CuSO4溶液的 pH可能小于 7 答案: B 试题分析:产生的气泡可能是锌和硫酸铜中的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溶液 pH小于 7,溶液中并不含有碳元素,所以不可 能产生二氧化碳。 考点:化学反应的推断 点评:常见的化学反应经常作为推断题的素材出现,中考题中经常有考察,但不是每年都出大题,有时在选择题中出现,这种题要是平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 现有 X、 Y、 Z三种金属 ,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 ,Y无反应 ,如果把 X、 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过一会儿 ,在 X的表面有锌析出 ,而 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事实 ,判断的金属活动性
5、顺序正确的是 ( ) A YXZ B ZXY C XZY D XYZ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 ,Y无反应,说明三种金属 Y的活泼性最差,把X、 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过一会儿 ,在 X的表面有锌析出 , 而 Z没有变化 .说明 X金属活泼性比锌强, Z的活泼性比锌差,综上所述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为XZY。 考点:金属活泼性的判别 点评:关于金属活动性的考察属于中考的热点,几乎每年必有,常在双选题比较靠后的位置出现,注意做题细心。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镁离子( Mg2+)核内有 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 ,氯
6、原子容易失去 1个电子 D镁离子( Mg2+)与氯离子( 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镁元素是第 12号元素,核内有十二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 由图氯原子核外有 1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有 7个,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状态,所以在化学反应中 ,氯原子容易得到 1个电子; D镁离子( Mg2+)与氯离子( Cl-)均已达到稳定状态,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八个。 考点:原子结构的意义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属于中考中的热点题型,出现率较高,但是并不难,注意仔细审题,另外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排列要会背诵。 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汽油溶
7、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是利用了汽油对油污的溶解性;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醋酸可以和水垢中的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D 除去铁锈应使用酸,纯碱溶液无法除去铁锈。 考点:洗涤的原理 点评:关于洗涤的原理和除去杂质的方法属于中考的热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属于常识性内容,注意积累总 结。 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 A汞 水银 B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C碳
8、酸氢钠 小苏打 D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苛性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钙的化学成分为 CaO,俗称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主要成分为。 考点:常见化学物质的俗名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俗名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考察较为直接,应注意回归课本。 KNO3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 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2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设氮元素化合价为 ,有,解得 。 考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点评:确定元素中化合价的确定这类题目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常在填空题中出现,较为简单,注意计算细心。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雾霾
9、天气严重,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一再下降。据了解,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为了避免灰霾天气的形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举行 “地球一小时 熄灯活动 B提倡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煤炭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鼓励用煤火力发电会增加煤炭的燃烧量,从而增加考了粉尘的产量,会加重灰霾的程度。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关于环境保护的题目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每年必有,可以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较为简单,常和实事相结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
10、形式存在的 B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自然界的物质也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比如黄金; 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叫含氧化合物,二氧化物不但要求含氧,而且必须只有两种元素组成; C 冰块和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水分子,所以属于纯净物; D 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考点:基本化学知识点 点评:这类知识点在中考中属于必考题型,不难,考生应注意积累,特别是一些细小的琐碎的知识点。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热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答案: A 试题
11、分析: B 过滤应该使用玻璃棒引流; C 稀释浓硫酸的时候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D 称量固体时应该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考点:实验室的基本操作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B 肥皂水加入硬水中产生泡沫较少,且有浮渣,加入软水中会产生大量泡沫;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来降低水的硬度;过
12、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溶性的过滤无法除去。 考点:关于水的化学常识 点评:属于最基本知识点的考察,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选项出现判断对错,注意记忆的准确性。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镁带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柴梗被折断、玻璃破碎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向来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单项选择题里面比较靠前的位置出现,属于简单题。 填空题 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 加入活性炭的作
13、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 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 (3) 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 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 CaO 时有关化学方程式: ; 。 答案: (1) 吸附杂质 明矾 (2)蒸馏 (3) CaO+H2O=Ca(OH)2 Ca(OH)2+MgCl2=Mg(OH)2+CaCl2 试题分析: (1)活性炭中疏松多孔,经常用来吸附细小的杂质,明矾在水中可以形成胶体,可以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使之聚集沉降下来; (2)硬水是因为其中含有的钙镁离子较多,只有蒸馏可以使硬水软化; (3) 加入 CaO,则会和水反应生成
14、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关于水资源的考题近几年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并不是每年都考,但是关于水资源的相关知识点和常识却非常重要。 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 溶液 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pH 7 (填 “大于 ”或 “小于 ”或 “等于 ”)。 (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 “氢 氧化钠溶液 ”或 “盐酸 ”,下同)滴入 中, 理由是 。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泰安市 迎春 学校 九年级 质量 调研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