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上学期五校联考(二)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上学期五校联考(二)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上学期五校联考(二)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上学期五校联考(二)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 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即使测量的方法正确,也存在着误差 D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所以是错误的; 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却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所以是错误的; 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是正确的; D、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该说法也
2、是错误的 所以选 C 考点:误差 点评: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车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 先分析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再分析水平方向,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摩擦力, 假若有摩擦力,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若只有摩擦力,那么水平方向
3、便不能平衡,物体便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了, 所以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 所以选 C 考点:受力分析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平衡力的掌握,以及利用平衡条件判断力的有无学生需将相关知识点掌握扎实,答案:便可容易得出 北京时间 10月 20日,欧洲冠军联赛 H组开始 第 3轮角逐, AC 米兰主场对阵白俄罗斯冠军鲍里索夫,第 34分钟伊布在门前 14米处低射入右下角, 1比 0。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伊布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守门员和地球 D地球和空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和
4、空气,所以 D选项正确, A、 B、 C选项均错误 所以选 D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点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所以可由此入手选择正确的答案: 如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质量 m与体积 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 A、B、 C、三种物质的密度 A、 B、 C和水的密度 水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且 A 水 B A B C,且 C 水 C A B C,且 A 水 D A B C,且 C 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密度公式 ;从图象中可看出物质 B的密度为 1g/cm3;即B物质为水; 比较 A和 B,观察图象,当
5、质量均为 20g时, A的体积小于 B的体积,由可得, A的密度大于 B; 比较 B和 C,观察图象,当体积均为 20cm3时, B的质量大于 C的质量,由可得, C的密度小于 B; 所以三者密度关系为 A B C;且 A水 ;所以 A正确; BCD错误; 所以选 A 考点:密度 点评:分析图象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进而比较密度 10月 28日西园中学运动会拉开序幕。以下是一位同学对运动会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
6、是( )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铅球运动员将铅球用力投出后,铅球受重力和推力作用 D运动员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 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所以 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铅球运动员将铅球用力投出后,铅球只受重力,已离开手,不再受推力作用。所以 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运动员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7、相互的,人给地一个力。地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所以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点评:解答此题应掌握: 惯性是指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同时给对方一个反作用力 如图所示 ,物体 m重 5牛 ,物体 M重 8牛 ,那么轻质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及水平地面对物体 M的支持力分别为( ) A 3牛、 8牛 B 5牛、 3牛 C 8牛、 3牛 D 13牛、 5牛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 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Gm=5N,竖直向上的弹簧对 m的拉力 Fm而静止,则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Fm
8、=Gm=5N m对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对 m的拉力,大小为 5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受 m的拉力, M的拉力而静止,则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M对弹簧的拉力也是5N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对 M的拉力是 FM=5N 物体 M受竖直向上的拉力 FM,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 FN,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静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 FM+FN-G=0, FN=G-FB=8N-5N=3N 所以答案:为: B 考点:受力分析 点评: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是解这道题的前提与关键解力学题时,要养成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的良好习惯 “纳米 ”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以 0.1-10
9、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1.73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 1nm=10-9m; 所以, 1.76109nm=1.7310910-9m=1.73m 所以答案:为: A 考点:单位变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 m和 nm之间的进率 实验题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李和同学
10、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变化。 (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进入水平面的 是相同的,具体的做法: 。 ( 3)请将小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 4)根据小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小车不受阻力 作用,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答案:( 2)初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 由静止下滑 ( 3)小 长 ( 4)匀速直线运
11、动 运动状态 试题分析:( 2)小车在斜面的同一个高度,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小车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相同,质量不变,速度相同,所以小车从同一高度自行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刚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 3)在水平面上铺上不同材料,是为了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小车以同样的速度进入水平轨道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越慢,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 4)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即小车不受阻力,小车 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所以答案:为:(
12、2)初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 ( 3)小 长 ( 4)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 1)小车在同一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小车放在同一个高度自由滑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车到达斜面底部获得相等的速度 ( 2)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水平面的材料不同,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 ( 3)如果没有摩擦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有一种装修用的新型材料,外观很像大理石。现给你托盘天平(含砝码),一小块材料样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请你测出它的密度。 ( 1)实验步骤
13、: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m1,并将溢水杯装满水; 再用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水的质量为 m2; 用天平测出样品的质量如图所示,样品的质量 m0; 用细线系好样品放入溢水杯中,使之完全浸没;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 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A B C D ( 3)由图可知,样品的质量 m0为 g;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 = 。 答案:( 2) C ( 3) 57.2g 试题分析:(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 天平读数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要测溢出水的质量,先测空烧杯的质量 溢出水的体积等于样品体积,将样品
14、浸没水中让水溢出并接入空烧杯 所以合理的顺序是 C ( 2)样品质量 m=50g+5g+2.2g=57.2g 溢出水的体积就是样品的体 积 样品的密度 考点:测量物体的密度 点评: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密度、热值等必须记住,没有量筒,还可用溢水杯,测出排开水的质量,算出体积,以求得物体体积 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 1)把木块平放在水平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地-_ _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这样才可以根据 测出摩擦力的大小,观察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0.3N; ( 2)把木块侧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重复上述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安徽省 淮北市 九年级 学期 联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