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 “五校 ”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 CO2溶于水 C实验 CO2的密度 D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 CO2溶于水的过程中, CO2能与水反应,有新物质碳酸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实验比较 CO2的密度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自制过滤器过滤
2、液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右上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A=C C t3 时 A的浓溶液中含有少量 B物质时 ,可以采取冷却的方法提纯 A D t3 时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
3、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t1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关系为:物质 A的溶解度曲线位于最下方,而物质 C的溶解度曲线位于最上方,故可判断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AC,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 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故要提纯混有少量 B物质的 A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t3 时 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会因溶解度变小而有溶质析出,正确。故选 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
4、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 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电解水能够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B酸的溶液 pH值小于 7,碱的溶液 pH大于 7,而盐的溶液 pH值等于 7 C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所以任何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判断。 A、电解水能够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是一种
5、物质,不可能含有氢气,错误; B、盐溶液的 pH不一定等于 7,如碳酸钠是盐,但它的俗名叫纯碱,就是因为其溶液的 pH大于 7,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一定不是氧元素,正确; 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所以不溶性的碱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错误。故选 C 考点:电解水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点评:理解和熟记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要严格按概念或定义进行分析、判断;此外,还可熟记一两个特例,这样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 碳原子面材料,是
6、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自 2004年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材料,其在电子、航天、光学、日常生活等大量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下面关于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是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C石墨烯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A、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故石墨烯是单质,正确; B、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错误; C、碳单质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D、由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知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石墨烯也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 B 考点:碳单质的物
7、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兴奋剂检测是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 C18H26O2。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诺龙中含有氧分子 B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 46个原子 C诺龙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 13 1 D诺龙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诺龙的化学式 C18H26O2分析。 A、 C18H26O2是由 C18H26O2分子构成的, C18H26O2分子是由 C、 H、 O 三种原子构成的, C18H26O2是纯净物,其中不可能
8、含有氧分子,错误; B、 1个 C18H26O2分子是由 18个 C原子、 26个 H原子和 2个 O 原子,共 46个原子构成的,正确; C、 C18H26O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1218):( 126):( 162)=108: 13: 169: 13: 1,错误; D、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结合诺龙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08: 13: 16可知,诺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此外,还要
9、注意不要把 “元素质量比 ”和“原子个数比 ”搞混。 铁强化酱油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铁物质,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它能够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下列关于铁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6 B铁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单质形式存在 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 D铁原子的中子数为 30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 A.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6,正确; B.铁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不可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的
10、一个小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且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 “1”,可省略不写,但不是 “g”,故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正确; D.已知原子序数 =质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故铁原子的中子数=56-26=30,正确。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 pH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
11、量时,要 “左物右码 ”,图示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正好放反了, 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 ,正确; D、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加到 pH试纸的一端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而不能把 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来测定,否则会污染整瓶试剂,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氯化亚汞( Hg2Cl2),别名甘汞,是一种毒性物质,主
12、要应用于药物和农用杀虫剂、防腐剂等,氯化亚汞中氯元素为 -1价,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1 D +3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 Hg2Cl2中,已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设该物质中 Cl元素的化合价为 x价,根据氯化亚汞的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则有 2x+( -1) 2=0,解得 x=+1。故选 A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即可。 学习化学知识可以让我们认清生活中的一些误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
13、确的是( )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进入人迹罕至的山洞,应做灯火试验 C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 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由于煤的不完全燃烧,可能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要注意将门窗留有一定的缝隙,防止造成煤气中毒,错误; 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山洞中往往会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不支持呼吸,若贸然进入,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进入山洞前,应先做灯火试验(根据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正确; C、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 “白色污
14、染 ”,错误; D、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大量的水冲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燃着的油会浮于水面之上,所以水无法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应用锅盖盖灭 ,错误。故选B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防范爆炸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所涉知识点都与生活实际相关,所以解答时,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下列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与其他的不同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分析。 A、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C、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 A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
15、评: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的名称、作用、食物来 源、以及缺乏症等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填空题 某小组围绕 “实验室制取气体 ”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 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的原因是 。 ( 2)发生装置:图 装置中仪器 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 CH4,应选图 (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 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 NH3应采用的方法是 。收集有毒气体 SO2时,常采用 收集装置,气体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 4)实验分析:在加热 KClO3制
16、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 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 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快,不易控制。 (2)锥形瓶 ; ; (3)向下排空气法 ; C; (4)未加 MnO2(或未加催化剂 ) 试题分析:(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碳酸钠呈粉末状,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所以不用 Na2CO3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 (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
17、,图 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锥形瓶;根据题意,“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 CH4”,由此可知,该反应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故其发生装置应属于固固加热型,故选 。 ( 3)由于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14+3=17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9,故可知其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采用 收集装置收集有毒气体 SO2,则由于 SO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气体应从长管 ( c)通入,用向上排空气法,把空气从短管排出。 ( 4)根据已有经验可知,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反应(加快反应的速率),再结合题意 “发现产生 O2的速率很慢,且不是 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安徽省 淮北市 九年级 第六 联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