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与所给数据最接近的是:( ) A一个普通的手机的质量大约为 2 B人步行的速度约 10m/s C成年人的裤长接近 0.5m D人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0.5N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一个普通的手机的质量大约为 0.1,故 A错 B、人步行的速度约 1.1m/s,故 B错 C、成年人的裤长接近 1m,故 C错 D、人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0.5N, D正确 故选 D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题,这要求学生对常见的物体及其对应的物理量
2、要有所了解 在烧得灼热的铁锅中倒入冷水,立即会升腾起一团 “白气 ”是由( ) A水的汽化形成的 B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铁汽化形成的 D铁与水反应生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烧红的高温下的铁器放入冷水,迅速降温,大量的热使水气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气中又液化成小水滴,产生 “白气 ”现象 故选 B 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点评:水蒸气为无色气体,不会被观察到,但遇冷形成小液滴后形成雾却可以被看到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
3、面对牛的摩擦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绳拉牛的同时,牛也要拉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选 B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两者的区别是看作用点是否在同一物体上,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用锅炒菜时,无论火多大,只要锅中有水,菜就不容易炒焦,其原因是( ) A水吸收了全部热量 B水把热挡住了,菜没吸热 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这时温度低于菜变焦的温度 D菜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 答案:
4、 C 试题分析:炒菜时,无论火多大,只要锅中有水,菜就不容易炒焦,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收热量,而此时的温度比较低,所以菜就不容易炒焦。 故选 C。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沸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 40 射向平面镜,则这束光线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分别是( ) A 40 40 B 50 40 C 40 50 D 50 50 答案: D 试题分析:法线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 40,则入射角为 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 50 故选 D 考点: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
5、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严格按光的反射定律解答此题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是光的反射的是( ) A一叶障目 B镜花水月 C凿壁借光 D形影相随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叶障目、凿壁偷光、形影相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故选 B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解释现象影子是指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后方形成的部分,影子的形成正好说明了光的直线传 播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溢出水最多的是( )( 铜 铁 铝 ) A放铜块
6、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 , 所以 ,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 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 , 所以铝块排出的水最多 故选 C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知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正在水平飞行的炮弹,如果所受的力都同时消失,则炮弹将( ) A沿原来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落回地面 C沿抛物线落回地面 D绕着地球飞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若水平飞行的炮弹所受的作用力都同时消失,那么炮弹会沿原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A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惯
7、性定律,它所反映的是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据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取一支标有 100Hz的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用力敲,则( ) A两次发声的音调一样高,响度一样大 B第一次发声的音调高,第二次发声响度大 C第二次发声的 音调高,第二次发声响度大 D两次发声的音调一样高,第一次发声的响度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敲击同一音叉时,两闪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相同,但力大小不一样,音叉的振幅不同,响度就不同 故选 D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解答 摩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如图关于摩擦的说
8、法中不正确的( ) A利用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使火柴头的温度上升而燃烧 B利用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把货物送到高处 C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使摩擦力增大 D加润滑剂何以减小摩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是一种摩擦生热现象,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故火柴头的温度上升而燃烧,从而达到目的故 A不选 B、货物在传送带上相对于传送带要向下运动,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个阻碍它向下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故 B不选 C、滚动轴承,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不是增大摩擦,故 C说法不正确 D、加上润滑剂,是减小摩擦的一种办法故 D说法 正确 故选 C 考点:增
9、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一种减小摩擦的办法说它可以使摩擦力增大,是一种很明显的错误说法可以直选法来解此题 实验题 在做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时,我们会发现沸腾是: ( 1)液体 _和 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 2)液体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而液体的蒸发却不同: 液体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 _的汽化现象; 液体蒸发在 _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和沸腾都要 _热量。 答案:内部 表面 不变 表面 任何 吸收 试题分析:( 1)沸腾: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吸
10、收热量温度不变; ( 2)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考点:蒸发和沸腾及其现象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易错题目 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 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移。 答案:光屏向下调 倒 右 试题分析:为了实验的需要,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故答案:为光屏; 因当物体在焦点之外时,必在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时蜡烛在焦点之外,故答案:为倒立; 要使实像变大,必须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四川省 华蓥市 第一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