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4月基础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4月基础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4月基础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上海市杨浦区初三 4月基础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1 B -0.5 C 0 D 1 答案: C 试题分析: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规定为 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 故选 C。 考点:摄氏温度及规定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如图所示,有两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 2:3,装有质量不等的水。将密度为0.6103千克 /米 3的木块甲放入容器中,将物块乙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且均不溢出,要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相等,则判断甲、乙的
2、体积关系: 、 甲 乙 、 甲 乙 C、 甲 = 乙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木块的体积为 ,物体乙的体积为 ; ( 1)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块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所以: ; 物体乙浸没在水中,所以: ; ( 2)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相等,根据液体的压强特点,即液面升高的高度h相等,又因为底面积为; 2:3, 则 ; ; ( 3)所以: ; ; 则: 。 故选 A。 考点:压强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压强的变化进行体积的判断,应用到了浮力的关系,是一道较难的题目。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 S由断开到闭合后,正确的判断是
3、 A A1和 V的示数不变, A2示数变大 B三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 C V和 A1的比值变大 D A1和 A2的示数差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图分析:开关闭合后,两灯并联, A1 测干路电流, A2 测 L2 电流,电压表测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 A2 示数不变, A1 示数变大,故 A选项错误; A1和 A2的示数差,在开关闭合前因为测的是一个电流,相等,所以示数差为零,闭合开关后, A1 示数变大, A2 示数不变,所以,示数差与原来相比变大,故 D 选项正确; V 和 A1的比值为电路中电阻,因为两灯并联,电阻变小,所以 V和 A1的比值变小,故 C选项错误。 故选 D。 考点
4、: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的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前后的等效电路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 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运动 5秒两车可能相距 4.8米 B两车所受合力大小都是 0牛 C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大 D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1)由图知,甲车与乙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甲车与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都为零,故 B正确; ( 2)由图象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所以 D错误; ( 3) t=5s时, , ,两车同向运动时,相距 ,则
5、 A错误; ( 4)物体的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现在不知道两车质量间的关系,所以无法判断两车间的惯性关系,故 C错误; 故选 B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 s-t图象求小车的速度、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小车所受的合力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伽利略是著名的物理学,下列哪些现象或规律是由他发现或提出的 电流磁效应 摆的等时性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惯性定律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流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与 1820年发现的; 伽利略最早提出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 ”,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并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惯性定律 ” 是牛顿的重要贡献。 故选 B。 考点:物理常识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各位重要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在太阳系中,月球是 A类地行星 B卫星 C恒星 D远日行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土星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太阳为能够发光发热的,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故选 B 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点评:本题考查对恒星及行星的 认识,属于基础内容 今年春晚由宋祖英和席琳 迪翁用中文演唱的茉莉花真是珠联璧合,当我们凝神闭目欣赏她们的演唱时,仍然能区分是哪位歌唱家
7、在唱歌,这是因为两者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特征不同,所以不同歌唱家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以通过音色区分是谁在演唱。 故选 A 考点:音色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音色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反射角为 A 0 B 30 C 60 D 90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 60 故选 C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8、,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实验题 ( 1)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它是 _实验的器材之一(填写一个实验名称)。 ( 2)在如图所示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在 上从左向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当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 所示,手移动光屏找像,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烛焰的像。若把蜡烛移到 20 厘米刻度处,则成像情况 。 答案:( 1)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2)光具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试题分析:( 1)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微小压强计,它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器材之一 ( 2)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在光具座上完成的,根据图示位置,此时像
9、距 15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若把蜡烛移到 20厘米刻度处,这时物距为 15cm,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应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考点:认识微小压强计;凸 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应能快速准确判断出常见的实验仪器;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 v 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 2f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中,按照要求回答: ( 1)图 (a)是测量 的仪器,测量时应将 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 2)图 (b)是测量 的仪器,此时的示数是
10、 牛。 ( 3)图 (c)是探究 的装置,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答案:( 1)质量;砝码( 2)力; 2.6( 3)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试题分析:( 1)图是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 2)图是测量力的仪器测力计,分度值为 0.2牛,此时的示数是 2.6牛。 ( 3)图是探究二力平衡的装置,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力的测量与计数;探究二力平衡 点评:熟练掌握天平的使 用,测力计的作用,搞清楚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11、解题的关键。 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明同学分别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拉伸同一弹簧到相同位置 O 点,然后他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再次将此弹簧拉至 O 点如左图。接着他用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互成角度的力再次将此弹簧拉到 O 点,并逐渐减小两力间的夹角如右图。(已知 1 2 3)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 1)分析比较左图弹簧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得出初步结论: 。 ( 2)分析比较右图弹簧形变程度、受力情况及两力夹角大小的关系,可得出 初步 结论: 。 答案:()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大小不等)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12、 ()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互成角度大小相等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时,则两个力的大小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减小。 试题分析:()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大小不等)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互成角度大小相等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两个力的共同 作用效果相同时,则两个力的大小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减小。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点评:本题探究互成角度二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会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出探究的结果 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采用三个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
13、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把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拉 ,如表一所示。接着,他们继续用酒精和盐水重做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 (已知 盐水 水 酒精 ) 表一(水) 表二(酒精) 表三(盐水)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与 3(或 4与 5与 6或 7与 8与 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小。 (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
14、结论。 (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 。 (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 象,可初步得出:_ 。 答案:( 1)当液体密度和物体体积相同时,物体重力(空气中弹簧秤示数)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大; ( 2) 1与 4与 7( 2与 5与 8、 3与 6与 9) ( 3) a,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弹簧秤示数变化相等; b,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越大 试题分析:(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2、 3或者 4、 5、 6或者 7、 8、 9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上海市 杨浦区 初三 基础 测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