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 年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火力发电 B焚烧垃圾 C严禁吸烟 D开车出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火力发电是燃烧煤,燃烧煤会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物质,错误,B、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空气有污染,错误, C、严禁吸烟可以有效地减少一些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排放,正确, D、开车出行会加大汽油等燃烧的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错误,故选 C 考点:空气的污染 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
2、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 NaOH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 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当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就不会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再发生变化,而不是一直增大,错误, B、向 NaOH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所以溶液的 PH由大于 7逐渐变为小于 7,正确, C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大生成氧气的质量,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质量比为 1: 8,错误,故选 B 考点:图象
3、题的解答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C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微观图,可知乙在反应前是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 0,而反应后乙中元素形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为 0,所以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正确, C 、从反应物的微观图可知,两种生成物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但是否含有氧元素并不知道,所以可能是氧化物,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
4、观结实,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正确,故选 A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微观解释,氧化物的概念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CO2( HCl)气体,先 通过 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O2( N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 C NaCl溶液( Na2CO3, ), ,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 Cu)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过化学方法除杂质有 2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除去 CO2中的 HCl气体,通过 NaOH溶液, CO2和HCl都会与 NaO
5、H反应,错误, B、除去 O2中的 N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是与氧气反应,是把氧气除去了,错误, C 、除去 NaCl溶液中的 Na2CO3, , , 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正确, D、除去 Fe中的 Cu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是与铁反应,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除杂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如图所示。有一种 “”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涤纶属于复合材料 C灼烧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 D羊毛和涤纶燃烧都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羊毛是动物纤维,属于天
6、然纤维,正确, B、涤纶是合成纤维,是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C、羊毛是天然纤维里的动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是合成纤维,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故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正确, D、羊毛和涤纶中都属于有机物,均含碳元素,所以燃烧都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正确,故选 B 考点: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和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硫酸钙、氨水、锌 B盐酸、纯碱、金刚石 C硫酸、熟石灰、氮气 D硝酸、烧碱、氨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硫酸化学式为 H2SO4,是酸,熟
7、石灰化学式为 Ca(OH)2,是碱,氮气化学式为 N2,是单质,正确,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今年的索契冬奥会上,速滑赛道的冰面出现破损时,工作人员立刻先倾倒温水,然后喷干冰,冰面瞬间被修复好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温水能使干冰变为冰 B冰和干冰化学性质相同 C水结成冰分子间空隙变小 D冰面瞬间修复是因为干冰升华温度急速降低使水结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而冰是水,温水不能使干冰变为冰,错误,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而冰是水,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用,错误, C、水结成冰,体积变大,是由于水分子间空隙变大,错误, D、冰面瞬间修复是因为干冰升华温度急速
8、降低使水结冰,正确,故选 D 考点:干冰、冰的性质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家庭小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是否含碘元素 B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 C用洗洁精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D用明矾鉴别软水和硬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淀粉遇碘蓝色,但加碘盐中的碘不是碘单质,是碘的化合物,所以用米汤并不能检验食用加碘盐中是否含碘元素,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食盐不能与食醋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正确, C、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而不是溶解,错误, D、鉴别软水和硬水,应用肥皂水,错误,故
9、选 B 考点:碘的检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溶解和乳化,硬水和软水 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 ,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总容量的 1/3,错误, D、用天平称量时,应 “左物右码 ”的原则,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生成五氧化二磷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
10、,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要注意在空气中还是在氧气中,同时还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并且出现了生成物的名称,错误, B、镁带燃烧应生成白色固体,错误, C、硫燃烧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不是无味的气体,错误,故选 D 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填空题 ( 9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仪器 a的名称: 。 ( 2)用 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 (
11、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常采用装置 收集。 ( 4)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能得到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选 ;已知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若用 F 装置收集甲烷,则进气管是 (选填 b 或 c)。 答案:( 1)分液漏斗 ( 2) 2H2O2MnO2 2H2O+ O2 D ( 3)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C ( 4) A C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装置 B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所以药品应为过氧化 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故化学方程式是: 2H2O2MnO2 2H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徐州市 九年级 模拟 试题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