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能力。义勇军进行曲会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且还要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主要目的是为提醒国人居安思危。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首次使
2、用 “邓小平理论 ”这个称谓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首次使用 “邓小平理论 ”这个称谓的会议。首次使用 “邓小平理论 ”这个称谓是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人们上网浏览、发 E-mai1;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70年代住草房, 80年代住瓦房, 90年代住楼房;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3、: 本题 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有:人们上网浏览、发 E-mai1; 70年代住草房, 80年代住瓦房, 90年代住楼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而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物质严重匮乏,政府不得不采票据来抑制购买力。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生活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马文革 李援朝 张跃进 姚开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4、。马文革、李援朝、张跨进、姚开放四个人物的名字分别与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50-1953年抗美援朝、 1958年大跃进、 1978年改革开放有关。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等称谓是由于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
5、的事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等是我我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这些称谓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即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B中国已
6、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C以实际行动实践 “求同存异 ”的方针 D中国式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会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他以实际行动实践 “求同存异 ”的方针,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好评。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温家宝总理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回答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 “我们常说,是非洲兄弟把中国 抬进 联合国的。 ”请问中国是哪一年被非洲兄弟 “抬进 ”联合国的 A 1970 B 1971 C 1972 D 1978 答案: B
7、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中国被非洲兄弟 “抬进 ”联合国,指的是中国在非洲国家在帮助下,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中国是在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盟友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 主要考查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1972年 2月,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
8、演说内容说明了当时中美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机,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此时,中美两国还未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成为战略盟友。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 ”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 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 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 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 一中印谈判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归类历史知识能力。本题要求找出不符合 “周恩来外交风云 ”这一主题的史实, A选项明显不符,因为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之间的谈判,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是外交问题。
9、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 经济体系 ”内涵相近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 A、 B、 C三项很早就出现,只有 D选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最近
10、20年才出现。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下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邓小平发表了 “南方谈话 ”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图片标题 “跟粮票说再见 ”的意思是我国废除了粮票供应的制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生活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
11、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 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抗美援朝的认识。中国
12、之所以要抗美援朝,主要意图是为了保家卫国,因为朝鲜是中国的邻国,而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有一个成语表示就是唇亡齿寒。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行。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
13、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 A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对工业投资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农业,重工业所占比重特别大,这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依靠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4年第
14、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规定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只是说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此时我国还没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
15、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阅读下列表格,从中得到的信 息不包括 A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表格数据显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非常大,位居主导地位,是因为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这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无关。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据资料统计,四川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 20%,
16、 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 “大跃进 ”运动中大炼钢铁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中反映了四川在 20世纪 50年代初至 0 年代森林覆盖率仍为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大跃进 ”运动中大炼钢铁,人们滥砍滥伐林木。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他,曾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 “两弹元勋 ”。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
17、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两弹元勋 ”。邓稼先曾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 “两弹元勋 ”。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打倒旧政府 ”“砸烂公检法 ”,这些 “文革 ”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苏州市 城区 年级 下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