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徐州市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徐州市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徐州市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徐州市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我们祖国大地上,有这样一群远古人类,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还能人工取火,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已有爱美的意识。我们把这群远古人类称为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特征。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他们仅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排除;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排除;蓝田人要比北京人更原始,也排除;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学会人工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观念。所以此
2、题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中国徐州,南秀北雄 ”,从图徐州云龙湖的美景可略见一斑。徐州古有 “九朝帝王徐州籍 ”的美誉。她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汉初分封时属于楚国,势力曾大到一度威胁中央。汉武 帝通过下列哪项措施解决了这个棘手的大问题? A独尊儒术 B兴办太学 C下推恩之令 D废除了丞相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初,刘邦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后来这些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权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诸侯国越分越小,削弱了
3、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选 C。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A排除;汉武帝举办太学,成为汉朝最高学府,也是为了学习儒家文化思想, B 排除;而废除丞相是在明朝初年时由明太祖朱元璋废除的, D 排除。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在中国古代史上,狭义的西域指的是 A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B今西藏地区 C今河西走廊一带地区 D今甘肃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上西域的地理范围。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排除; B项和 D项很显
4、然也不对,排除。 A当选 。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我国的新疆地区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A公元前 202年 B公元前 138年 C公元前 119年 D公元前 60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时间。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 202年西汉建立,排除;公元前 138年和公元前 119年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排除。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秦末
5、起义大泽乡,首领陈胜和吴广;两人相继牺牲后,下继项羽和刘邦。这四位秦末农民起义领导人中,率领一支起义军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年,项羽率楚军救援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项羽以数万人进攻 30万秦军。楚军背河扎营,破釜沉舟,最后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巨鹿之战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此战役中成语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也流传下来。此题当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 在秦朝的都城咸阳,有一位从事粮食经营的商人,他购进了一批小米和高粱,在结账时,这位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
6、币支付粮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灭六国后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题干中 “秦朝的都城咸阳 ”是本题的关键,说明当时秦朝已经建立,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即秦半两钱),其他六国使用的刀币(图 A,主要在齐、燕国使用)、布币(图 C、D,主要在韩、赵、魏国使用)、贝币(主要在楚国使用)已经禁止流通。所以此题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下列对右图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述,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他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C他励精图治,统治时期被称为 “文景之治 ” D他积极推行改革,促进了各民族之间
7、交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课本知识的结合。只要认识此图的人物,那么本题就好做了。本图人物是秦始皇。选项 A,是秦始皇的事迹,当选;选项 B,是西汉武帝的事迹,排除; C项,比较模糊, “文景之治 ”是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汉景帝年间,并不是仅指一个人,排除; D项,推行改革,促进各民族交融的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排除。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下图所示的内容,是我国古代一个王朝的政治体制,该王朝的建立者是 A夏禹 B商汤 C周武王 D秦始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课本
8、知识的结合。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自称始皇帝,为最高统治者。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即三公),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此题较容易,当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在七年级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共同探讨问题。内容涉及到管仲为相、尊王攘夷、葵丘会盟、首先称霸等。据此判断,同学们讨论和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本题主要是寻找关键词: “管仲为相、尊王攘夷、葵丘会盟、首先称霸 ”,这说的都是齐桓公。这就要求对春秋几个霸主的事迹有所了解。像晋文公城
9、濮之战, “退避三舍 ”等;楚庄王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等;越王勾践忍受耻辱, “卧薪尝胆 ”等; A当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 “神农氏 ”是我国农业的始祖。他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在中国,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下列属于我国长江流域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过着农耕生活的原始人类。此题可使用排除法,生活在 “长江流域 ”的原始人类,可以
10、排除 B.北京人(生活在华北平原,海河流域)和 D.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虽然元谋人也生活在长江流域,却不是农耕社会,排除。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原始人类,课本上介绍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其中,只有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附近)和大汶口(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都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此题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古语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我国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种植粟并把它加工成小米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 始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1、的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此题可使用排除法,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排除;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种植水稻,排除;粟(即小米)主要产地是在北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粟。所以此题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六年前( 2007年) 4月 18日上午,在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隆重举行了万众瞩目的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我们海内外的中国人常称自己是 “炎黄子孙 ”,这 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 B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们之间进行过战争 D曾经联合起来打败蚩尤 答
12、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此题可用排除法, A项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排除; C项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统一了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却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排除;D项炎黄联合打败蚩尤,为后来华夏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排除; B项,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 li)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这些都影响到后来中华民族的繁衍。所以此题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暑假开学后,七年级的同
13、学进行自我介绍,甲说: “我姓张 ”,乙说: “我姓王 ”,丙所 “我姓李 ”,丁却调皮地说: “我的姓和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同一个字,你们猜猜看。 ” 这一下还真难倒了一些同学。聪明的你,请告诉大家丁的姓与下列哪个朝代的名称相同? A夏 B商 C周 D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诞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此类情景类的题目,要排除干扰,找出关键词即可。此题关键词就是 “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14、 据史书记载,周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后,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这个地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桐叶封唐 ”的故事。从这个故事能说明周朝实行的是 A 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此题关键词在于 “周 ”和 “封 ”上,显然会联想到西周的分封制。禅让制从夏朝第二位王启开始就已经废除,周朝早就不存在了,排除;世袭制是王位继承制度,此题考查的是周成王把叔虞封在了唐这个地方,而不是把王位传给他,况且,他的弟弟也没有资格去继承王位,排除;郡县制是在秦朝建立后才开始实行的,排除。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
15、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封神演义中,有姜子牙、哪吒等诸多正面人物,但也有一个作为著名暴君的反面人物,他宠爱妲己,实行残暴统治,导致国家灭亡。他就是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末的历史。封神演义主要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像姜子牙(姜尚)我们比较熟悉,有姜公垂钓的故事。做此题只要把握准封神演义所讲述的历史,那就不难,宠爱妲己的暴君是商纣王。平时可以多读一些历史书籍或者多看一些历史剧,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此题当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综合题 假如让你乘上 “时空穿梭机 ”
16、,穿越时空隧道,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历史史实。 ( 1)你来到公元前 2世纪的汉朝,当时正是西汉前期,你听说被称为 _族的北方少数民族威胁汉朝。汉武帝下诏后,公元前 138年, _奉命率队第一次从_出发,出使西域,目的是借用西域 _人的力量进行夹击,解除威胁。你跟随出使西域的团队出发后,历尽艰辛,来到了西域。以后又于 _年第二次出使西域,受到了西域各国的接待。 ( 2)汉朝的使者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这条新开辟的商路上,汉朝从内地向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是精美的_,所以这条重要的商路叫“丝绸之路 ”。 在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 徐州市 丰县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