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4年甘肃兰州市五十五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1014年甘肃兰州市五十五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1014年甘肃兰州市五十五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1014年甘肃兰州市五十五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 “开心辞典 ”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他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影响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据此分析可知本题应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1947年 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
2、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47年 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由此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发动内战 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 “民族的功臣 ”, “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
3、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津战役。材料中 “和平解决各地战事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平津战役中,国民党将领傅作义从民族的大义出发,率领北平守军接受解放军的改编,北平获得和平解放,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突破黄河和长江两道天险分别是在 ( ) A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D挺近大别山、渡江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1947年 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
4、攻的战略性行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9年 4月 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彻底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 23日,解放了国民党 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 1949年 4月 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
5、始 D统治中国 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目的要求,理解各选项的意思和具体的含义,根据所学内容,我们知道,南京是国民党的政府所在地,但是南京的解放,并不意味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还没有结束,由此排除 A、 B、 C项。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南京的解放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 A消灭敌人多额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6、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 “囚笼政策 ”和疯狂的 “扫荡 ”。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 下列诗词中,描写解放战争气势恢宏场面的是 ( ) A江山如此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准确掌握,解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解放战争
7、”, A出自毛泽东写于 1936年的沁园春 雪, B出自毛泽东 1935年 9月的七律 长征, C是毛泽东 1956年的水调歌头 .游泳是对武汉长江大桥的形象描述, ABC在时间上均不合题意,而 D是出自毛泽东 1949年 4月写的诗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的史实,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 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渡江战役 近代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 “分离 ”“ 统一 ”“ 分离 ”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 马关条约的签订 戊戌变法的失败 中国抗战胜利 国共第二次内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8、台湾问题的由来,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台湾使台湾与祖国分离;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收回了对台湾的主权;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最后战败退回台湾,再次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台湾回归 我们今天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 “青年节 ”“建军节 ”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与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 1919年 5月 4日中
9、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建军节 ”的来历是: 1927年 8月 1日凌晨 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 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假如 1945年 8月你是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 最多的话题是 ( ) A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 C日本投降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和谈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又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 答案: C 试题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题干中 “1945年 8月 ”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蒋介石采取了 “假和平,真内战 ”的方针,于1945年 8月 14日、 20日、 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据此分析可知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是( )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D对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
11、主要考查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施 (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邓世昌 D彭德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徐州会战的准确掌握,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是1938 年 1 月至 5 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12、,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徐州会战 魏源被称为 “西学中用 ”的第一人,他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称为经典,他提出的 “长技 ”是指 ( )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魏源的思想主张,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其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因此可知 “长技 ”指的是西方先进的技术,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魏源 主张 “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的
13、著名代表人物是 ( ) A魏源 B康有为 C林则徐 D严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由材料中 “维新变法 ”可以直接排除 AC,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严复在天演论中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 “自强保种 ”,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戊戌变法 关于在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何要发起新文化运动,同学们形成了四种意见,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哪一种?( ) A孙中山先生的建议 B是辛亥革命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14、的一个方面 C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D当时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 ”,推行孔教,妄图利用儒家的 “纲常伦理 ”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由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探索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猜一猜:他是洋务运动时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曾说: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他修成的铁路曾令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他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1014 甘肃 兰州市 五十五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