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0.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10.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通信手段中没有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的是( ) A雷达通信 B电报 C卫星电视 D有线电话 答案: D 如下表所示为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情况,若某电视台传播的电视节目频道号是 4,则它的射频范围是 _。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频道号 1 2 6 68 频率范围 /MHz 48.556.5 56.564.5 167175 950958 答案: .5 MHz80.5 MHz 关于音频、视频和射频及频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频是由声音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很高,音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很强 B视
2、频是由图像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较高,视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很强 C射频是把声音和图像变成的电信号加载到视频电流上,但不能向空中发射 D频道是指不同的频率范围 答案: D 关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依次是调谐 接收天线 检波 喇叭 B.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依次是接收天线 调谐 检波 喇叭 C.发射时将音频电流和射频电流先输入调制器,变成调幅电流,再输入发射机,由发射机传给天线发射出去 答案: BC 现代战争应用电子干扰战术,电子干扰战术就是破坏敌方的信息传递。电子干扰具体的做法是( ) A对敌方发射很强的电磁波 B对敌方发射电磁波 C对敌方发射
3、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D对敌方发射与敌方设备相同频率的高强度电磁波,并施放反射电磁波的干扰片 答案: D 能把声音和图像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的装置是( ) A话筒、摄像机 B话筒、显像器 C扬声器、显像管 D扬声器、摄像机 答案: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在使用的移动电话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B现在使用的对讲机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C电视机有发射和接收装置 D收音机只有接收装置没有发射装置 答案: ABD 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 ) A选定某一频率的电台信号 B调节收音机的音量 C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D把声音信号从高频调制信号中检出来 答案: A 据资料介绍,到 2009年,全球移动电话
4、(手机)用户将达到 26亿,是世界总人口的 40%。手机以体积小、携带方便、通话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喜爱。你一定使用过手机,请完成下列各题。 ( 1)手机的天线具有 _和 _两项功能。 ( 2)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是通过 _转接,实现连通的。 答案:( 1)发射无线电波 接收无线电波 ( 2)基地台和电话交换机 图 10-3-1中的三种波形分别是音频、视频和射频,其中属于视频的是 ( ) 图 10-3-1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答案: B 完成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的装置分别是( ) A电视台、电视机 B广播电台、收音机 C电信局、 BP机和手机 D移动公司、电话机 答案: B
5、 广播电台或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只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 答案: C 从广播电台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 ) A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 B随声音变化的低频电磁波 C经声音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 D经图像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 答案: C 一台简单的无线电收音机,除了天线外,至少必须具备的电路是( ) A调制电路 B调谐电路 C检波电路 D等幅振荡电路 答案: C 把音频信号加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叫( ) A调制 B调谐 C检波 D发射 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 物理 年级 下册 10.3 广播电视 移动 通信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