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望城实验中学九年级6月适应性中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望城实验中学九年级6月适应性中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望城实验中学九年级6月适应性中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望城实验中学九年级 6月适应性中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为人主者,操生杀之权。 ”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加强皇权和中央权威 D建立教育体系 答案: C 第一批手机只能用来接打电话,网络网出现时只能在电脑之间运行。目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这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的特点是 A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B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新技术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D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答案: B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 华盛顿
2、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在于 A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B合作与对抗并存 C大国作用举足轻重 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答案: D 如图,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战 ”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图示中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答案: A 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一定程度上
3、改变了国内的种族歧视状态 答案: B 下面是上海百度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交汽车 有轨汽车 1889 6984 544 9 0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 B. C. D. 答案: A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
4、火药 答案: A 促进我国古代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原因有( ) 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北民南迁 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入北方 南方统治者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A B C D 答案: C 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D丞相权利不断分散 答案: A 综合题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开始逐渐摆脱封建束缚,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
5、化和思想文化上的先进化。据此请回答:( 7分) ( 1)请列举在 1861年 1895 年间,清政府在 “经济上的工业化 ”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尝试?( 2分) ( 2)辛亥革命中,中国资产阶级在 “政治上的民主化 ”方面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2分) ( 3)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途中,哪些人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 “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观念层面 ”?( 3分) 答案:(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 一批近代工业。如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等,以及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等。 ( 2)推翻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3)器物层面:李鸿章、曾国藩等;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湖北省 黄冈市 望城 实验 中学 九年级 适应性 中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