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人说: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 ” ,其中与 “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答案: A 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 【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B反对殖民扩张 C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A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B联合国成立导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趋势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D 20世纪 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答案: A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 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 A 马克思工业革命 B毛泽东土地革命 C列宁十月革命 D纳塞尔七月革命 答案: C 波士顿市市长带领 10 万名儿童在广场上宣誓: “我要做一个美国的好公民,保证为全国复兴运动尽自己的一份义务,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 我决心帮助罗斯
3、福总统,让美国重新过上好日子! ”誓言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 【 】 A整顿农业 B调整金融业 C工业复兴法 D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 C 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项目 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20 1.7 40000 A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案: A
4、1947年 6月 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 “ 我们的政策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为 “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 】 A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B实行杜鲁门主义 C法西斯势力上台 D进行南北战争 答案: A 如图,观察下面的示意图,你认为在 、 两处应分别填入最恰当的选项是【 】 A凡尔赛会议单极格局 B慕尼黑会议全球化趋势 C巴黎和会多极化趋势 D凡尔赛会议多极化趋势 答案: C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下列作品与其反映的现实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美国的悲剧
5、与美国的生活方式 B荷马史诗与罗马帝国的扩张 C格尔尼卡与法西斯暴行 D天方夜谭与古代阿拉伯社会 答案: B 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记录了二百多年前法国革命理想的文件,它被历史学家称为 “新制度的准生证书 ”。该文件是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 B 革命开始的标志常常是武装起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攻占巴土底 B新议会的召开 C七月革命 D来克星顿的枪声 答案: B 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中有一句醒目的标语: “跑吧,中国!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 1978年成为中国的 “起跑点 ”是因为这一年 【 】 A中国进
6、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的 “文化大革命 ”结束了 答案: C 历史情景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中。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 1848年的是 【 】 A美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中国商人查看申报广告,寻找商机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关税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答案: C 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 】 A林则徐 B曾国藩
7、 C袁世凯 D李鸿章 答案: D 有人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对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 B C D 答案: D 某历史小组编辑了纪录片台湾的变迁的脚本,你认为片中的下列场景哪一项是不 真实的 【 】
8、A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B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新中国成立以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D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构想,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答案: C 如图,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艰难曲折。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 B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答案: C 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台
9、儿庄战役 南昌起义 重庆谈判 开国大典 A. B. C D. 答案: D 一首老歌,记录一段岁月沧桑;一首老歌,蕴含几多历史风雨。下列与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松花江上 -九一八事变 B过雪山草地一红军长征 C卢沟谣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D七子之歌 -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D 如图, 1964年 10月 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 答案: B 综合题 ( 8分)历史是一条河,让我们走进历史长河,感受岁月沧桑,解读中国国力盛衰和世界风云变化。 材料一:纵观历史发现:从公元元年到公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河南省 新乡市 九年级 学期 调研 测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