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 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计算物质世界晕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测太阳系外行星,属于天文学研究的内容;绘制癌症基因图谱,属于生物研究的内容;计算物质世界重量是物理学研究范畴;研制高温超导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 C正确。 考点:化学研究的领域。 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软水 B为使
2、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C水蒸发时水分子不断运动,水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过滤只能除去固体不溶物,没法得到软水;水蒸发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水结冰时,水分子也没有停止运动;电解水是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属于化学变化,而水蒸发只是水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水的净化;软水和硬水;微粒的性质;电解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硬水和软水,过滤,水的组成、水分子的运动情况以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辨别等知识点。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 分子
3、本身发生变化 B酒精挥发 分子间间隔变大 C花香四溢 分子不停地运动 D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食物腐败是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分子了,是化学变化;酒精挥发、花香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间隔变大或者变小的结果,分子本身的大小没变,是物理变化。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三点: 1、微粒很小; 2、微粒不断运动; 3、微粒之间有间隔。 某药物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 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 C、 H、 N、 P、 O 五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为氧化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 410 D一个分子中含有
4、58个原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药物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16H31N2PO8可知:它由 C、 H、 N、 P、O 五种元素组成 ,而氧化物是由氧元素与别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16H31N2PO8的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故不是氧化物;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 =16+31+2+1+8=58;相对分子质量 =1216+131+142+31+168=410 。 考点: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氧化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氧化物的概念,是一道综合性较大的题目。 分析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原予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B钠
5、原子、钠离子的质子数都为 11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 +1价 D钠原予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外面弧线代表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就等于其化合价数,失电子显正价,得电子显负价。题中 B、C、 D叙述正确, 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
6、价的知识,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可。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解 释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量筒中的水: 使集气瓶冷至室温 试管中的水: 使高锰酸钾分为更小的微粒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 答案: B 试题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内预先放水是为了防止融熔物炸裂集气瓶底;测定空气的组成时,量筒中放的水是为了倒流如集气瓶内,以便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溶解高锰酸钾时用的水是为了使高锰酸钾分为更小的微粒;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内的水是为了将水从集气瓶内的水排尽,后便于观察
7、氢气何时集满。 考点:铁丝燃烧;空气的组成测定;溶解与微粒;排水集气法。 点评:常见的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理解不同情况下,用水 的不同含义。 下列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FeO B FeS C Fe3O4 D FeCl3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 。 FeO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7.8% FeS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63.6% 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2.4% FeCl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34.5% 故选择。 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点评: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 。 雄伟壮观的国家人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 2万块钛 (Ti)金属板。已知
8、Ti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Ti4+核外有 26个电子 C TiO2中含有氧分子 D CaTiO3属于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 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 Ti4+是 Ti原子失去个电子形成的离子,故核外有个电子;含有氧分子就意味着含有氧气, TiO2中不含氧气,也就不含有氧分子; CaTi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考点:元素符号;原子结构;氧化物。 点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 核数 =核外电子数;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一种元素组成的
9、化合物。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 试题分析:从微观上可以看出:物理变化时粒子本身没有改变,化学变化发生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据此表分析: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前和反应后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时可分,而原子不可分,选项 A、 C均不对;题中生成物是同一种物质,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选项 D说法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点评:化学变化发生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
10、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有以下操作步骤: 装入药品 检查气密性 点燃酒精灯 固定装置 熄灭酒精灯 收集氧气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其中顺序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点燃酒精灯加热,进行收集,收集完毕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本题选 C。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点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CO2不能燃烧 B CO2不能支持燃烧 C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 CO
11、2能与水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有三个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题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说明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有这重要的意义,本题就是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 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
12、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其本身不能燃烧;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B选择说法正确。 考点:空气的组成;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大气污染。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其用途。注意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13、、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等。铜是紫红色固体、金刚石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这些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铁会生锈是化学性质。故选 D。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很典型,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应熟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食用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B实施 “酱油加铁 ”,可减少厨房污染 C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D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D 说法正确, B 选项中实施 “酱油
14、加铁 ”,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考点:元素与人体健康。 点评: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就是其中一例。 “神七 ”太空舱利用 NiFe2O4做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 O2,己知Fe的化合价为 +3,则 Ni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设 NiFe2O4中 Ni的化合价为 X,则 X+( +3) +( -2) 。 考点:化合价;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总和等于零。 下列反应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煤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光合作用 D水电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煤
15、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干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水电解是电能转化化学能。故选 。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变。 点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有很多种,要注意区分。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叙述正确。 考点:木炭、硫粉、镁
16、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现象,要注意跟化学反应的结论加以区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着手心;气体验 M时,燃着的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 D、液体过滤的操作是正确的。 考点: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点评: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要牢固掌握。 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A 6和 8 B 8和 6 C 8和 2 D 6和 2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在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的原子核,弧线代表电子
17、层,据本题的图示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8个电子,第一次有个电子,第二次有个电子;则其核电核数也为8。 考点:原子的结构。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核数 =核外电子数。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高锰酸钾 空气 蒸馏水 干冰 液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含有氧分子就意味着含有氧气。高锰酸钾、蒸馏水、干冰都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即含氧化合物;空 气中含有氧气也就含有氧分子;液氧就是氧气的液体状态,自然含有氧分子。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区分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和联系。 填空题 (5分 )几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 O
18、2和 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 KMnO4固体制取 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 (填编号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 “a”或 “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2)小华同学在 C装置中反应制取 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实验室提供了 稀硫酸、 大理石、 稀盐酸、 碳酸钠固体,请你选择最适合制备 CO2气体的药品 (填序号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填序号 )。 a产生的
19、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 CO2与 H2O 反应生成 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3)图甲、乙为荷兰科学家启普 (Kipp)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正往产生气体的装置是 (填写 “甲 ”或 “乙 ”)。 答案:( 1) B( 0.5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1分); a( 0.5分); ( 2) ( 0.5分);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1分); b( 0.5分); ( 3)乙( 1分); 试题分析:用 KMnO4固体制取 O2,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方法,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 B,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20、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大理石和稀盐 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表达式为: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酸性物质,能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启普发生器也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题中 “乙 ”装置正在产生气体。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化学反应表达式。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装置选择,两相对比,有助于学生对气体制取实验的掌握。
21、 (6分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下方标出相应的化学式,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实验: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 (2)加热碳酸氢铵: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 (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此反应过程中 (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答案:( 1)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1: 2; ( 2)碳酸氢铵 氨气 + 二氧化碳 + 水 NH4HCO3 NH3 CO2 H2O 分解反应; ( 3)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放出。 试题分析: 1、电解水: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正极产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苏州 学校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