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于化学的认识,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B化学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了人体健康 答案: 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清中加硫酸铵溶液会变性沉淀 B用水可区分 Ca(OH)2固体和 CaO固体 C可用适量食醋清洗开水壶中水垢 D用碘水可以区分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 答案: A 美国 Science杂志曾报道合成和分离出含高能量正离子 N5+的化合物N5AsF6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 N5AsF6可能是由
2、离子构成的 B化合物 N5AsF6中 As的化合价为 +5 C N5+中可能含有氮气 D化合物 N5AsF6中 F的化合价为 -1价 答案: C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反应后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 D 下列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常见物质的鉴别 食盐水和水 蒸发观察有无固体析出 纯碱和小苏打 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 B 实验操作的先后 点燃可燃性气体 先验纯后 稀释浓硫酸 先放浓硫酸后放顺序 点燃 水 C 化
3、学反应和能量 光合作用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干电池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 构成物质三种粒子 分子原子离子 陶瓷玻璃橡胶三类物质 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C 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 。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甲 乙 丙 丁 A 合金 不锈钢 焊锡 氧化铁 B 盐 食盐 小苏打 高锰酸钾 C 溶液 碘酒 糖水 生理盐水 D 干燥剂 烧碱固体 浓硫酸 生石灰 答案: A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 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 “异常现象 ”产生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甲同学推测该
4、气体可能是 H2,于是收集气体并检测该气体 B乙同学猜想该 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 pH试纸检测 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 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 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答案: D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可用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3.1 答案: B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
5、定是碱溶液 B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C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D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 B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四名学生,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一、透明状,然后用 pH试纸测得污水的 pH 1。下表为四名学生对该厂废水成分初步检测的分析结果,可能正确的是 废液中初步检测结果 A NaOH 、 KNO3、 CuSO4、 NaCl B NaCl、 K2SO4、 KNO3、 Na2SO4 C KNO3、 NaCl、 Na2SO4、 HCl D HCl、 NaCl、 Na2CO3、 Na2SO
6、4 答案: C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 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 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答案: C 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A氧气 B氯气 C甲烷 D氢气 答案: A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
7、氧气 B 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 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答案: B 小红取实验室制 CO2反应后的废液 50g, 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26 5%的碳酸钠溶液。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 m是实验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碳酸钠溶液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oa段表示生成的沉淀量 B c点表示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C最终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5g D与 50g废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30g 答案: D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
8、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 Na2CO3和 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 一定是碳酸盐。 B NaCl 和 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 NaNO2代替 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D H2O 和 H2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D 复习物质分类时,某同学对部分物质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和酸雨都属于混合物 B冰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C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D酒精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 答案: C 有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
9、取红热的木炭时用 c B用 98%的浓硫酸配制 10%的稀硫酸时,要用到 a和 b C蒸发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 KNO3固体时,要用到 a c d和 f D -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和 e 答案: D 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绿色出行 ”正是体现 “低碳生活 ”的方式之一。 “绿色出行 ”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下列各项: 能乘坐地铁,就不乘坐地面交通工具 自驾车能够做到环保驾车文明驾车 尽量合乘车,减 少空座 骑自行车 步行。其中符合 “绿色出行 ”理念的是 A B C D 答案: D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
10、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金刚石刻划玻璃 C活性炭除去冰箱内异味 D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答案: A 具备化学知识会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科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B利用高温杀毒的原因是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C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子叶,包出的粽子色泽艳丽,营养丰富 D尼古丁是一种剧毒兴奋剂,会使吸烟者产生依赖,所以我们要拒绝烟草 答案: C 下列 “关于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 ”的问题,需要进行实验后才能回答的是 A您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 B您家使用的是硬水,还是软水? 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洗完菜后,冲厕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苏州 工业园区 中学 九年级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