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南通如东实验中学初三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南通如东实验中学初三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南通如东实验中学初三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南通如东实验中学初三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隶书 C小篆 D楷书 答案: C “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特 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 ”以上是一部现代文学作品的故事梗概,其作者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毕加索 D德莱塞 答案: D 当前全球笔记本电脑的 95%都是由中国人研发和生产的,无论是内在品质还是外观,都与国际品牌达到同一水平
2、。从中国走出去的联想、宏基、华硕和神舟正逐步成为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主角。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当前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经济全球化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D老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逐渐落伍 答案: B 如图,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格局多极化 C美苏两极对峙 D欧洲国家一体化 答案: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C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D克隆技术的广泛使用 答案: A
3、人民宪章规定: “凡年满 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目前因犯罪而坐牢者除外),都有选举权 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由此可见宪章运动的中心要求是 A废除封建特权 B提高工人的经济待遇 C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 D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 答案: C 法国邮局家喻户晓的谚语 “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可见,法国的首都,浪漫的巴黎,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沉淀的世界历史名称。它见证了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皇帝的登基 封建的君主统治 A B C D 答案: D 如图所示文明古国,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 A形成种姓制度 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C建造金字塔 D实行民
4、主政治 答案: B 下列是我国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公斤) 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 19.2 1 6.5 1996年 73.5 32.8 10.7 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答案: D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 1985年到 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 120种减少到 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 188种减少到 23种
5、,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 70种减少到 36种。这主要反映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我国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政府加大了资源配置力度 答案: A 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下面有关七七事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爆发于 1937年 7月 7日 B局部性的抗战由此爆发 C是日军蓄意挑衅制造的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答案: B 如图,对下面两幅图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了解 A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B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C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D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答案: 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 南通 如东 实验 中学 初三 第二次 网上 阅卷 适应性 训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