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初三历史三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初三历史三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初三历史三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初三历史三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列图片中的文字, A 项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 B、 C、D项的汉字都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 点评:关于甲骨文,学生还要知道,它记录和反映的是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有人用 “梅开三度 ”来形容 20世纪 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 “梅开三度 ”不包
2、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 “梅开三度 ”来形容 20世纪 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包括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20世纪 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点评:本题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时间,是1953年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的谈判中首次提出, 1954年得到了中印缅三国的一致确认,成为了
3、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学生还要认识到,新中国之所以会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 ,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遂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的亮光。 ”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经济特区 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 1993年 11月,中
4、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先进典型。 “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印度。 ”事实上,最先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麦哲伦 C亚美利哥 D迪亚士 答案: A 试题分析: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印度。事实上,哥伦布实际上到达的是美洲大陆。最先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亚美利哥发现了南美东北海岸线,迪亚士第一个到达了非洲最南端好望角,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5、点评: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欧洲人对黄 金的追求;条件包括罗盘针的应用,航海技术、造船术的进步;影响: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 。 ”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时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 ”可知,这样的生活应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C
6、。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学生还要知道,其开始的时间是 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电气时代,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卡尔 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其动力机械是内燃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 下列文件都属于近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其中不同类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答案: D 试题分析: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 布的,是北美人民反殖民统治的产物。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均为资产阶级性
7、质的文献,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均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产物,独立宣言是反殖民统治的产物。共产党宣言的起草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时间是 1848年,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 “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 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前
8、提下进行的,所以其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 点评:关于罗斯福新政,学生还要知道,其实施的时间是 1933年,金融方面: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农业方面: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作用: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斯大林曾经说过: “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 “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 ”。斯
9、大林所说的 “这次行动 ”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珍珠港事件 C攻克柏林 D诺 曼底登陆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44年 6月 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诺曼底登陆 点评: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它使德国处于东西南三面夹击之中,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另外,学生还要认识到,这一事件是二战期间国际合作的产物,其他的类似的史实还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苏联对日作战等。 2000年 3月 28日人民日报指出: “在过去 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 25个增加到 49个; 工业化国家与 30
10、个最穷国 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 ”这表明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 A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 B推动了全球商品贸易 C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D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贫富分化,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点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生产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区域性及全球性经济组织的成立、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形成了挑战。 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11、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你认为下列最恰当的是 A工业化的起步 B巩固政权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还包括 “米面之战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1951年 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 1950年 1953 年,参战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
12、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央人民政府于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进行土地改革,到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反映的是 1934年 1936 年的红军长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反映的是 1949 年 4 月的渡江战役,“秋
13、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反映的是 1927年的秋收起义,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1949年 10月 1日的新中国成立,所以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能够知道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知道其历史事件的时间。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识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同盟会山东支部的负责人是 A徐镜心 B刘冠三 C孙宝琦 D王永福 答案: A 试题分析:同盟会山东支部的负责人是徐镜心 ,故选 A。刘冠三是山东高密康家庄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孙宝琦是浙江杭州人,山东巡抚、北京政
14、府国务总理。叫王永福的当代名人很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同盟会 点评:关于中国同盟会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成立了同盟会。孙中山当选为总理,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 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A “仁 ” B “无为而治 ” C “兼爱 ”、 “非攻 ” D “法治 ” 答案: A 试题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
15、是 “仁 ”,故选 A。 “无为而治 ”是道家观点, “兼爱 ”、 “非攻 ”属于墨家思想,“法治 ”属于法家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 点评:关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政治方面孔子主张 “为政以德 ”,以礼治国;教育方面,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提出 “因材施教 ”、 “当仁不让于师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温故而知新 ”等观点。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筒车 B铁农具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牛耕 答案: D 试题分析:牛耕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我国
16、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选D。筒车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铁农具的使用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牛耕技术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我国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牛耕。如当时的居民在起名字时,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到汉武帝时期,在黄河流域牛耕逐渐盛行起来。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牛耕技术在中国延续了 2000多年,对中国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 丝绸之路开辟后 ,中国的丝织品流入欧洲,深受欧洲人喜爱,公元前 1
17、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请判断这件事可能发生在 A公元前 100年 公元元年 B公元前 200年 公元前 101年 C公元元年 公元 100年 D公元前 100年 公元 100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前 1世纪,就是指公元前 100年 公元元年,具体是公元前100年 1月 1日至前 1年 12月 31日,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公元纪年法的具体方式。如公元 1789 年,就是公元 18世纪。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表明穷困子弟 “跃登上第 ”的主要途径是 A军功大小 B
18、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答案: D 试题分析:隋朝正式创立科举制,所以材料表明穷困子弟 “跃登上第 ”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 点评:关于科举制度,学生还要知道,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度;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唐玄宗时期杂文专考诗赋。武则天时期设 立殿试和武举。明朝实行 “八股取士 ”,使科举制僵化,选拔的只是皇帝的忠实奴仆;戊戌变法废除了 “八股取士 ”;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北宋时期,对济南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王安石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山东省 济南市 天桥 初三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