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启黄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启黄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启黄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启黄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 “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 支持正常贸易 反对鸦片走私 反对开放口岸 维护民族利益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林则徐禁烟运动的认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都是材料反映的史实,通商口岸的开辟是鸦片战争后的事情,林则徐禁烟运动中没有涉及到通商口岸的问题,所以排除 ,本题选 C. 考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毒品给人的危害巨大,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开始,它大长
2、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远离毒品,珍惜生命,该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七七事变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 “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 ”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振兴的关键, 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也显示了同样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 1937年 7月 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
3、全面侵华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前,中国抗击了侵略亚洲的大部分日军,本题选 A。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史记能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历史上还有革 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现在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抗击外敌入侵和进行建设发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希望学生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注意去把握。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的抗战, 1940年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八路军集中兵力对华北的日、伪军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历史上称这次战役为( ) A百团大战 B
4、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国共再次合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 副总指挥,抗战后期,为了振奋人心,争取抗战的胜利, 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本发展发规模攻击,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A. 考点:百团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抗战中有几次著名的战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也是八路军敌后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百团大战是彭德怀组织的八路军敌后战场最大规模的对日主动作战
5、,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一次激战,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另外像抗战中的日军发 动的几次事变的史实,还有日军在中国制造的侵华罪行,以及敌后抗日战场和正面战场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去掌握和理解。 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 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 “20世纪最大谎言 ”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件 D常德细菌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给出想关键信息是 “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 30万人以上。 ”,根据
6、 ”屠杀中国同胞 30万人以上 ”判断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罪行,日本占领了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我军民三十万人以上,现在又要否认历史,不敢正视历史,妄想抹杀历史,我们必须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视历史,所以这段话放在 B项最适合,本题选 B 考点:南京大屠杀 点评:就本题来说难度较小,考察的角度也简单,就是要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但本题需要挖掘的还很多,比如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称 “南京大屠杀 ”是 20世纪最大的谎言,本身说明了什么,日本怎样做才能赢得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谅解等等。 廖承志在 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历史上第一次国
7、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识记,题目中关键信息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分别是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高潮事件, 1924 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目的是统一中国, A,B,D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C。 考点: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北伐战争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
8、于送分题。 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基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大战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项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为消灭国民党政权发动的战役,因此本题选 C。 考点:三大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三大战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本题另外的考察角度还有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
9、的原因。 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 “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等关键词。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张之洞 D詹天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根据题目中的信息 “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判断是民族实业家张謇,根据所学知识,面对民族危机,多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实业,创办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生纱厂, A项是鸦片战争中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 C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 D项修建了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本题正确选项是 B。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
10、识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 A,B,C 三项都是思想文化运动,实业家张謇弃官从商的实业救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本题要求学生对民族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掌握的比较 好才能解答该题,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它是 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 ”它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侯德榜的制大碱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严复天演论的认识,分析题目, A选项,魏源是鸦片战争中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受林则徐的委托写下了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近代
11、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选项,侯德榜是近代的科学家,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的垄断, C 选项,鲁迅在文学革命中,写下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D选项,戊戌变法运动时期,严复译著了天演论,倡导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思想,为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题选 D。 考点:严复和天演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运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优胜劣汰 ”的进步观点,服务于中国当时的社会需要,并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的,是进步的, 这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12、制度仍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语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了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第一张报纸申报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872年 4月 30日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的,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中国第一份商业报纸。因创办地在上海,上海别称 “申 ”,故报纸名为申报,申报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 “有系乎国计民生 ”,要 “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其次
13、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 “杨乃武冤案 ”,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出版白话新闻报。 1876年 3月 30日申报创办我国第一份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通俗报纸民报,因此 A,B,C 三 项符合题意, D 项在申报中没有体现,本题选 D。 考点: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时评紧扣时事,尖锐泼辣,风格多样,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教材中的基础
14、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 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下列历史事件中,为开辟由农村包围城市独特革命道路的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革命根据地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 “为开辟由农村包围城市独特革命道路 ”,革命根据地是在革命战争中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试题中问第一 块农场革命根据地,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其中秋收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率领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就成为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项是革命根据地开辟后的史实, C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的政策, D项是建军的开始,本题选 A。 考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革命史上建立了很多革命根据地,同学们不妨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整理 ,其中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对
16、这些知识的掌握。 董必武在描述中国近代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首诗中说道 “革命声传画航,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 A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共合作破裂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得到了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识记能力,分析题目,关键信息有 “革命声传画航,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 “共党 ”, “ 烟雨迷蒙访旧踪 ”判断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根据所学知识,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有转移到浙江嘉兴南
17、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出席了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本题选 B。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一般 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侯德榜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张学良、杨虎城 发动西安事变 D刘伯承、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及贡献搭配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搭配不正确的,根据所学知识, A项正确, 1
18、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项侯德榜是近代的科学家,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的垄断,主 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本题选B。 考点:重要历史人物及贡献的搭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及贡献搭配的能力,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首先要先了解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标准:生产力和实践标准;原则: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综合分析;公正客观、事实就是、一分为二,抓事情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列哪场战争中当时作为中国都城的北京被异国军队攻陷(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 D抗日战争 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 黄冈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