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及早的发现敌人的活动情况,是利用了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据此进行解答 解: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 这个现象
2、说明了: 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只有 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此题借助战争实例,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趣味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 2011年 11月 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 ”与俄罗斯 “火卫一 ”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 “萤火一号 ”是静止的( ) A地球 B “火卫一 ”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3、,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解: “萤火一号 ”与 “火卫一 ”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 “火卫一 ”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选 B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
4、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小鸟的 “唧唧 ”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 D、流水的 “哗哗 ”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所烧的水开始沸腾的时
5、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分别得到 a、 b两种不同图象可能的原因( ) A甲同学做实验时杯子的水过多 B乙同学做实验时杯子的水过多 C甲同学加热时酒精灯的火焰更旺 D乙同学加热时杯子有盖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水的沸点相同,从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与水的质量,火焰的大小,装置是否保温有关 解:由图可知,甲同学实验时水先沸腾,可能是甲同学用的水少些,或保温好些,或火焰更旺;乙同学实验时水后沸腾,可能是乙同学用的水多些,或保温差些,或火焰弱些,故 ACD错误, B正确 故选 B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在做 “观察水沸腾 ”的实验时,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并能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
6、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冬天,我们盖着棉被,感到被窝里很暖和,而夏天,我们看到卖冰棍的人也用棉被盖着冰棍那么,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卖冰棍的人不懂物理,其实,这样冰棍更容易熔化 B他这样做是为了给冰棍保温,不让冰棍太冷 C给冰棍盖棉被是为了阻碍冰棍从外界吸热熔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抓住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热传递方向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解:当把冰棍放在泡沫箱子里用棉被盖住后,外面空气中的热量不会进去,这样就可以不发生热传递,冰棍的内能不变,温度达不到冰棍熔点就不会熔化; 故选
7、C 考点:热传递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物态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管乐器都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空气柱越短,声音的音调越高 解: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是探究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 故选 C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知道: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 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 下
8、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 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 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 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温度、时间和长度等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解: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分 65次,此选项描述错误;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 40 ,此选项描述错误;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 5.0cm2,此选项描述错误;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m,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 点评:对生活实际中物体的物理量和物理学中的物理量单位要了解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
9、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 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 a)、( b)所示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通过 0.6m的路程所用时间是 6s C在 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1.8m D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答案: BD 试题分析:观察给出的路程时间图象,根据图象的特点,可以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要判断路程、时间和速度可从图上找不同的点判断 解: A、由图象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成正比,所以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错误; B、在( a)图中,在 6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 0.6m此选项正确
10、; C、在 AB段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1.8m-0.6m=1.2m此选项错误; D、在两图中, 6s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为 0.6m,所以速度为 v甲 = =0.1m/s; 乙通过的路程为 1.2m,所以速度为 v乙 = = =0.2m/s此选项正确 故选 B、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与物体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几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题 小明与小李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
11、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 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 相同 (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李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 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两组水在第 150min到 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从 0到 40min,
12、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由此可得结论 ( 3)小明与小李是采用了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答案:( 1)初温; ( 2) 20; 39; 52;泡沫塑料比棉絮保温性能好; ( 3)降低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 试题分析:( 1)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时,根据 Q=cm t可知,需要控制水的初温、环境因素、水的质量等不变; ( 2)瓶中水要和外界发生热传递,直到最后和室内的温度相同以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从 0到 40min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的变化量;保
13、温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看包在泡沫塑料和棉絮中哪个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慢,示数变化慢的保温性能好; ( 3)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效果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相同时间内看温度的变化,二是让两瓶水变化相同的温度,看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 解: ( 1)由放出热量的公式: Q=cm t知,除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外,还需要保持水的初温相同; (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最后水的温度和室温相 同,所以室温为 20 ; 经过 40分钟,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温度从 80 降到 41 ,降低了 39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从 80 降到 28 ,降了 52 ,由此可见,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好; ( 3)除了比较相同时
14、间内温度的变化,还可以让两瓶水降低相同的温度,看所用的时间是否一样 故答案:为: ( 1)初温; ( 2) 20; 39; 52;泡沫塑料比棉絮保温性能好; ( 3)降低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热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的实验,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 应用,会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是关键 小明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8 时,每隔 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l 2 3 4 5 6 7 8 温度 / 88 90 92 94 96 98 98
15、98 98 ( 1)如图 2 ( “甲 ”或 “乙 ”)是沸腾时情景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 1 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3)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大干,等于 /小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 1)甲;( 2)如图;( 3)小于 试题分析:( 1)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液面时消失;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最后破裂 ( 2)根据数学上的描点连线方法做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 3)一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气压升高时,沸点也升高,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降低 解:( 1)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
16、以甲图是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 2)首先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相应的标度,然后确定对应点,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如下图: ( 3)因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98 ,小于 100 ,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时的大气压是小于标准大气压的 故答案:为:( 1)甲;( 2)如图;( 3)小于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的概念和沸腾时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
17、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答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温度,表面积猜想二:液体种类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 表面积,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其他合理即
18、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回答,另外液体的种类、空气的潮湿程度也影响蒸发的快慢 根据这样的想法回答此题 解:依据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回答猜想一;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所以认为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不同;题中两玻璃板上的水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温度,表面积猜想二:液体种类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其他合理即可,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点评:影响蒸发快慢的常见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被研
19、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 另外液体的种类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 A、 B、 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 lmm的米尺紧靠直线, A、B、 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 A、 B、 C三点 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 B、 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 AB和 AC 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 VAB= ,VAC= 答案: .03m/s; 0.024m/s 试题分析:从图中读出 AB和 AC 各段的路程和所需要的时间,然
20、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他们的平均速度 解:由图可知: ( 1) AB段的路程: sAB=36.50cm-6.50cm=30.00cm=0.3m, 小球从 A到 B的时间: tAB=10h30min5s-10h29min55s=10s, 则小球在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 =0.03m/s; ( 2) AC 段的路程: sAC=66.50cm-6.50cm=60.00cm=0.6m, 小球从 A到 C的时间: tAC=10h30min20s-10h29min55s=25s, 则小球从 A到 C的平均速度: vAC= = =0.024m/s 故答案:为: 0.03m/s; 0.024m/s 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 实验 中学 年级 期中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