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故选B。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前;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河姆渡人距今 7000多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点评:本题的关键词是 “最早 ”。解题时要注意排列四种人出现的先后顺序。元谋人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考古研究还发现,元谋人有使用火的痕迹。 东汉
2、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如右图模型。它的作用是( ) A鼓风冶铁 B灌溉 C纺织 D运输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它的作用是鼓风冶铁,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东汉水排的发明 点评:关于水排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它是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最初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继而用蓄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 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去了( ) 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从匈奴手中夺去
3、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北击匈奴 点评:关于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前121年派霍去病夺取富庶的河西走廊,汉降将赵信劝匈奴把王庭迁徙到漠北,以免受攻击。前 119年卫、霍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霍去病打击匈奴至今日蒙古国境内狼居胥山,卫青东路扫平匈奴王庭。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品中,那一项是中原原有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古代的半坡人就最早种植小麦,核桃、石榴、葡萄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 点评:关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
4、实,学生还要知道,公元前 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目的联络西域大月氏 ,共同夹击匈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 119年,目的是加强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四位人物生活于两个不同年代。蔡伦、张仲景、华佗是汉代,祖冲之则是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从人物的贡献来看,张仲景、华佗是著名的医学家,蔡伦改进造纸术, A项适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点评: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与
5、改进,学生还要知道,西汉时期人们从 “积漂絮成絮片 ”中得到启示,最早发明了纸。东汉蔡伦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作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被称为 “蔡侯纸 ”。 下列哪种宗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四种宗教起源地不尽相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由外国传入我国,只有道教起源于我国,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道教的兴起。 点评: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流 行的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道家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到成仙。这种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6、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 “史圣 ”;他创作的史书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故选 A。司马光的著作是资治通鉴,汉书是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纪传体断代史;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史。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司马迁和史记。 点评:本题值得注意的是区分清楚司马迁与司马光两位历史学家的不同著作。有些基本历史知识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记在脑海中。而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更要加强记忆训练。 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A巨鹿之战
7、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四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并不相同。巨鹿之战、淝水之战都与曹操无关。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军作战,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才是曹操和袁绍,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官渡之战。 点评:关 于官渡之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公元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率军北渡黄河,消灭了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发展农业 B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C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南方各
8、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原因包括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发展农业;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是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还有: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南方的纺织技术进步十分明显,三国蜀锦有名;在冶铸业中,灌钢法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青瓷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
9、语。这位皇帝是( ) A前秦苻坚 B北魏孝文帝 C西夏元吴 D金太祖阿骨打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过程中,实行 “说汉语 ”,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故选 B。苻坚统治前秦时期,统一了北方;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生还要知道,改革的目的是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内容还包括:迁都洛阳;一律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 A张仲景
10、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祖冲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祖冲之,故选 D。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贾思勰是古代著名的农学家,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祖冲之和圆周率。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贡献比欧洲人早了约 1000年。祖冲之还测定出一年的实际天数 365.24281481天。他还创制了日行百里的 “千里船 ”,复制成功的指南车。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东晋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形容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作品兰亭序享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这位人物是( ) A张旭 B颜真卿
11、 C柳公权 D王羲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作品兰亭序享有 “天下第 一行书 ”的美誉,故选 D。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王羲之与兰亭序。 点评:关于王羲之的史实,他对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都很擅长。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现存有唐朝人的摹本。王羲之以他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 汉武帝为了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了我国古代的的最高学府( ) A国学 B乡学 C太学 D书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中的知识点师生平时容易忽视,汉武帝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
12、统思想。他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是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建议,这一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两千多年。汉武帝还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的是( ) 实行 “推恩令 ” 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设立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选项的设置告诉考生, 中只有一个不符合要求。找出这一点,正确答案:自然就有了。军机处是清朝雍正皇帝设
13、立的,与题干中 “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不符,故含有 的选项是错误的,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点评: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学生还要知道,建议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的是主父偃,该措施削弱了王国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是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建议,这一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置司隶校尉,监察文武百官;地方设立刺史,打击地方豪强。 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答案: A
14、试题分析:从题干可知,正确选项的原始居民首先应是生活在长江流域,其次才是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 ”。解题时,从生活的地域就可以排除 BCD三项,河姆渡最早种植水稻,故应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点评:本题的关键词是 “长江流域 ”。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关于河姆渡聚落文明,还可以考查的内容有: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会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彩陶,饲养家畜,挖掘水井等。 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 定基础的 “人文初祖 ”是(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答案: D 试
15、题分析: “人文初祖 ”指的是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故选 D。尧、舜、禹都是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考点:本题考查人文初祖黄帝 点评:关于传说中的黄帝,学生还要知道,他的下属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后来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了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题意,题干中的 “早期 ”可理解为 “最早 ”。我国奴隶社会三个王朝
16、是夏商周,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秦汉属于封建王朝。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夏朝的史实 点评:首先要判断题目中的四个王朝是否属于 “国家 ”。其次要注意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关于夏朝的建立,关于夏朝的建立,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有:建立者是大禹,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 2070年,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 “家天下 ”的 历史。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政治制度,出现了许多的诸侯,这种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四项制度出现于不同的时期。禅让制出现于原始社会,被夏朝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省 景洪市 第一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