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卷.doc
《2011-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卷 选择题 在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 A 密度。 B 压强。 C 电流。 D 电压。 答案: A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则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 p 乙 和切去的厚度 h甲 、 h乙 的关系是 ( ) A p 甲 p 乙 , h甲 h乙 。 B p 甲 p 乙 , h甲 h乙 。 C p 甲 p 乙 , h甲 h乙 。 D p 甲 p 乙 , h甲 h乙 。 答案: B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
2、键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 R1或 R2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若电压表 V示数变小,一定是电阻 R1短路。 B 若电流表 A示数变小,一定是电阻 R2断路。 C 若电压表 V与电流表 A示数的比值不变,一定是电阻 R2短路。 D 若电压表 V与电流表 A示数的比值不变,一定是电阻 R1断路。 答案: C 阻值分别为 1欧和 10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R的阻值 ( ) A 可能大于 10欧。 B 在 5 10欧之间。 C 一定小于 1欧。 D 在 1 5欧之间。 答案: C 在图( a)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
3、 S闭合后,电流表 A1和 A2的示数均如图( b)所示,则通过灯 L和电阻 R的电流分别为 ( ) A 2.5安, 0.5安。 B 0.5安, 2.5安。 C 2.0安, 0.5安。 D 0.5安, 2.0安。 答案: D 将同一密度计放入不同液体中,静止后如图( a)、( b)所示,则 ( ) A 甲液体密度大。 B 乙液体密度大。 C 甲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 D 乙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 A 在运载庞大笨 重的器件时,需用具有几十个轮胎的大型平板车,这是为了 ( ) A 减小压力。 B 减小压强。 C 增大压力。 D 增大压强。 答案: B 在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
4、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茶壶。 B 船闸。 C 抽水机。 D 液位计。 答案: C 实验题 在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 a)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20W 2A”字样。 在闭合电键 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_端。(选填 “A”或“B”) 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 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0.2安,并将其记录在序号 1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b)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序号 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0.56安,将其记录在序号 3中。请将上表填
5、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 0.1欧) 物理量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电阻 (欧) 电阻的 平均值(欧) 1 ( 9) 0.2 ( 10) ( 13) 2 4.5 0.44 10.2 3 ( 11) 0.56 ( 12) 答案: B。 物理量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电阻 (欧) 电阻的 平均值(欧) 1 2 10.0 10.3 2 3 6 10.7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将电阻 R1、 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 a)所示。 小红依照图( a)所示的电路连接图( b)中的元件,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_(用
6、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 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所示,这时他应立刻 _电键,并换接电压表的 _量程。 小红更换电阻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 答案: 略。 断开; 0 15伏。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在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塑料管上离管底等高的不同位置 A、 B、 C处扎了三个小孔,并将其放入水槽中,如图所示。 水通过三个小孔流入塑料管中,说明水内部向各个 _都有压强。 若小明改变塑料管在水中的深度,他想 探究水内部的压强与 _的关系。 若小明
7、还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还需要用 _进行多次实验。 答案: 方向。 水的深度。 不同液体。 在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态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们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的体积及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2与 3(或 4、 5与 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上海市 虹口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调研 测试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