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初中部(立达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初中部(立达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初中部(立达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初中部(立达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 右图表示 M、 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0 时 M的溶解度小于 N的溶解度 B P点表示 t 时 M、 N的溶解度相等 C M、 N都是难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 M的不饱和溶液, N的饱和溶液 答案: B 鸡蛋壳中 Ca3 (PO4)2、 Mg3 (PO4)2约占 2.8,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A金属单质 B酸 C氧化物 D化合物 答案: D 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合成塑料 答案: C 下列属于物理变
2、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铝箔发暗 C烧碱变质 D镁带变黑 答案: A 温室气体是指 CO2、 CH4等痕量气体和氟碳化合物等微量气体。 氟元素符号为 A Fe B F C V D Fr 答案: B 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 答案: C 扬州推广 “LED”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 (GaAs)是光源材料, Ga为 +3价, As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3 D 5 答案: A 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 CH4十 2NO2= N2 X 2H2O,则 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O2 C O2 D C 答案: B 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3、 B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 Fe2O3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3O4 答案: B 测得某强力除油污试剂的 pH=14,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显碱性 B显酸性 C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D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pH将变大 答案: A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是 “乳化作用 ” C.淀粉、抽脂、蛋白质中均含有 C、 H、 O、 N等元素 D.“白色污染 ”是指白色建筑材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答案: B 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 答案: A 肉毒碱( C7 H15 NO3)被
4、认为是 “最佳减肥营养素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 161g B.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质量分数 C.含有臭氧( O3) D.分子中 C、 H、 O、 N质量比为 84: 15: 48: 14 答案: D 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除去 CO中少量的 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答案: A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是 A NaOH NaCl NaNO3 B CO2 C6H12O6 H2O C CaO Ca(OH)2 CaCO3 D H2O2 H2O O2 答案
5、: BD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 t2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两溶液仍饱和 B甲溶液仍饱和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液质量:甲 = 乙 答案: BC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A提倡 “低碳生活 ” B开发绿色能源 C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 D分类回收垃圾 答案: C 为探究 Zn 和 Cu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 Zn、 Cu、 H2SO4溶液、ZnSO4溶液、 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 B ZnSO4溶液中加人 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C最多
6、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根据 Zn和 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 A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12mL蒸馏水和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32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答案: C 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H2 O2 CO2 SO2 CH4 NH3 A B C D 答案: D 已知 NH4NO3和 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则混合物中 K
7、H2PO4的质量分数为 A 20 B 25 C 85 D 80 答案: A 右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 L端与 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 L端与 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D若将 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答案: B 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 R+CuSO4 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R的金属活动性比 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 Al D若 R为 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答案: C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 NaOH、 NaCl、
8、MgCl2、 FeCl3 B Na2CO3、稀 H2SO4、稀 HCl、NaNO3 C Na2SO4、 BaCl2、 KNO3、 NaCl D K2SO4、 Na2CO3、 BaCl2、稀 HNO3 答案: AD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答案: C 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没有分解反应 B此过程中 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
9、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2+2CaCO3+O2=2CaSO4+2CO2 答案: CD 实验题 ( 14分)将过量的 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 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 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 Cu(OH)2,理由: Na2CO3溶液呈 (填 “酸 ”或 “碱 ”)性。 猜想三:固体为 Cu(OH)2和 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Cu(OH)2和 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Cu(OH)2、 CuCO3
10、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固体的获取: (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 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 3)若用装置 A、 B组合进行实验, 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 4)若用装置 A、 C组合进行实验, 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 (填 “B”、 “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 B中的现象为 , C中的现象为 。结论:固体为 Cu(OH)2和 CuCO3的混合物。 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 Cu(OH)2的分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江苏省 苏州市 苏州 中学 初中部 初三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