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物理(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江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 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0.5 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要注意平时多观察,多注意积累,记住一些常见物体的物理量,做题时可以对比判断。: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 200g左右,一个玻璃杯的质量大于鸡蛋的质量而小于苹果的质量,在 100g左右故 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手掌的宽度约 10cm,物理课本的宽
2、度比手掌的宽度大得多,约两倍,在 17cm左右故 B不符合实际; C、课桌的高度在 80cm左右,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不到 1s故 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在 1.2m/s左右,故 D符合实际 考点:质量,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 3000 等,这种高新 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高压输电线 B坚韧的防弹衣 C发光二极管 D保温隔热材料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 “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
3、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 3000 等 ”进行判断。 A、高压输电线的电阻越小,电能损失越少,利用了它的导电性好的特点,故不符合题意; B、坚韧的防弹衣,利用了它的拉力好的特点,故不符合题意; C、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利用了它的半导体特性,故不符合题意; D、保温隔热材料,要求导热性能差,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故不适合做保温隔热材料,故符合题意 考点:材料的属性 一般家庭卫生间都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它们各自独立工作,有时又需要它们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答案: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要求电灯与风扇相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故应使电灯与风扇并
4、联,且要 “各自独立工作 ”说明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故选 D 考点:并联电路的特点 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开关安装在电灯和零线之 间 B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C使用冰箱时,电源插头插在三孔插座上 D人体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但可以靠近高压带电体 答案: 试题分析: A、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这样断开开关,就把灯泡与火线断开,故 A错误; B、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可造成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根据可知:电压一定时,功率越大,电流越大。再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导线上
5、产生的热量越多,从而引起火灾,故 B错误; C、冰箱在使用时要用三孔插座将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故 C正确; D、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 D错误 考点:安全用电常识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时灯泡 L恰能正常发光,若再闭合开关 S1,则( ) A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B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增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 答案: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 S,只有灯泡接在电源两端,两开关都闭合时,电阻与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闭合开关 S后,再闭合开关 S1,电阻与 灯泡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灯泡两端电压不变
6、,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灯泡实际功率不变,灯泡亮度不变;两开关都闭合后,电路中多一条支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示数变大,故 ABD错误, C正确; 考点:电路分析,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江涛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闭合开关 S,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 AB水平向右运动要使 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将 A 、 B 两端对调 B将蹄形磁体的 N 、 S 极对调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 答案: 试题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
7、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 A、将 A、 B两端对调,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均没有发生变化,受力运动方向不变,故 A错误 B、将蹄形磁体的 N、 S极对调,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磁场方向),受力运动方向改变,故 B正确;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并没有改变磁场方向,这样将会产生更大的磁力,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 C错误; D、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并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这样会减小产生的磁力,减小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D错误; 考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用 F 6N
8、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物块 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4N,向左 B 4N,向右 C 6N,向右 D 6N,向左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的研究对像是 B物体,虽然静止不动,但相对于来说是向左运动的。所以 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 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 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 4N,方向向右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 P从中点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 A的示数变小 B电
9、压表 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 V2的示数变小 D灯泡 L变亮 答案: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 V1 测灯泡两端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 P从中点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所示变小,故 A 正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电阻大分压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增大,电压表 V2的示数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减小,电压表 V1的示数变小,故 BC 错误;电路电流减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由 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减小,灯
10、泡变暗,故 D错误; 考点: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电路分析 右图为一只 “6V 1.5W”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 12V的电源两端,则此时每只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为( ) A 24 0.67W B 20 0.8W C 24 0.96W D 20 0.67W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电流的不同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只能从图像入手分析。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三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把这种规格的三只灯泡串联接在 V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 V,从图像上可以看
11、出,当电压是时,通过灯泡的士电流为 0. A,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 P=UI= V0. A=0.8W故选 B 考点:图像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 C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用 300N 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答案: 试题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杠铃没 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不做功不合题意, 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米袋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米袋做功;合题意, C、提
12、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水桶移动方向和力的方向垂直,人对水桶不做功;不合题意; D、用 300N 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汽车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汽车不做功;不合题意。 考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选项正确的是( ) 答案: 试题分析: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保持静止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A不正确; B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磁悬浮地球仪悬浮于空中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和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B不正确; C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排球竖直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13、说明动能逐渐减小;高度越来越高,说明重力势能逐渐增大,所以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 C正确; D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上竖直向下,书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竖直向下,两个力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 D不正确 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能量的转化 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答案: 试题分析: A、液压机
14、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在一个小面积的活塞上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在另一边的面积大的活塞上就会产生更大的力 故 A错误; B、因为液体的压强 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故 B正确; C、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液体的深度无关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其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不变,根据公式 F 浮 =液 gV 排 可知,其浮力不变,故 C错误; D、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的原理制成的。故 D错误 考点:液体的压强,阿基米德原理 对于下
15、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 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 C丙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 A错误; B、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用相同的力敲打,尺子的振幅不变,即响度不变。所以实验是为了研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子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 B错误; 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
16、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禁鸣是不让发声体发声,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正确 D、不同乐器的发声材料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听众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故 D错误 考点:声的特性,减弱噪声的方法,声的传播 对于下列事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 B使用测电笔可以测出通过电灯的电流 C书包背带做的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D在教室里打开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排队伍时看齐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 A正确; B、测电笔是用来判断火线与零线的工具,不能测量大小,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故 B错误; C、书包带
17、做的宽,即受力面积大,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故 C错误; D、打开风扇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如果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就可加快液体的蒸发,教室内没有液体,故不能降低室温,如果要降低室温可以在室内先洒水。而吹风扇人感觉凉快是因为加快了人体汗液蒸发,利用蒸发吸热使人体温降低。故 D错误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 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测电笔的作用,蒸发吸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答案: C
18、 试题分析: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要看清物质的变化前的状态和变化后的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种类进行判断。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汽化与液化及其应用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15时,反射角也为 15 B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 ,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15时,则入射角为 90-15=75,所以反射角也为75,所以 A选项错误 B、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角也增大 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10所以 B选项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 C选项正确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属于光的反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 D选项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
20、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选项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答案: 试题分 析: A、近视眼是晶状体厚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晶状体后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册透镜,使进入人眼的光发散些,光线推迟会聚,选项 A错误;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工作原理是: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时,被照者须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选项 B
21、正确; C、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是:物距小于 1倍焦距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用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需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才可,选项错误;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选项错误; 考点:凸透镜的应用 右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 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50 B在 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 BC 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 CD段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 试题分析: A、从图像上看,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故是凝固图像。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 50 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
22、,并且熔点(凝固点)为 50 ,所以 A选项正确 B、 AB段物质应是液态,故 B错误; C、 BC 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 C错误 D、 CD段物质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 D错误 考点:熔化或凝固图像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 乙 B 甲 乙 C若 V 甲 V 乙 ,则 m甲 m乙 D若 m甲 m乙 ,则 V 甲 V 乙 答案: 试题分析:该图像是 m-V的图像,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由图示图像可知,两物质体积 V 相 同时, m 甲 m 乙 ,由密
23、度公式 可知: 甲 乙 ,故 AB错误;正确。由图示图像可知, m甲 =m乙 时, V 甲 V 乙 ,故 D正错误;故选 C 考点: -图像的认识,密度公式的应用 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c端是电源负极 B 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c端是电源正极 C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d端是电源负极 D 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d端是电源正极 答案: 试题分析:小磁针静止时 N 极向右,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可知螺线管 a端为 N 极, b端为 S极;由安培定则可知,让右手的大姆指指向端,则四指弯向的方向即为螺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山东临沂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