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 “声纹门锁 ”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A选项中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是正确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B选项中 “声纹门锁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是错误的;声速的大小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故 C选项是错误的;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不能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D选项是错误的。本题应选 A。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8V,电压表量程为 0 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1A”,灯泡标有 “6V 3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0 3A 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 0 3V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4 7.2 D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功率为 1W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知灯 L与
3、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UP,电源电压 U=8V,当灯泡 L正常发光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IM=PL/UL=3W/6V=0.5A,小于 0.6A, RL=UL/I=6V/0.5A=12, A选项是错误的;UP 最小,为 UP=U-UL=8V-6V=2V, RP=UP/I=2V/0.5A=4,当电压表示数最大即UP=3V 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 IMIN=( U-UP) /RL=( 8V-3V) /12=5/12A,RP 最大为 RP=UP/IMIN=3V/( 5/12A) =7.2,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功率为PP=UPIMIN=3V5/12A=1.25W,选项
4、D是错误的, C是正确的。 考点:电路的综合分析与计算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 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 V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 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V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 V1的示数与电流表 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 V2的示数与电流表 A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知:电阻定值电阻 R1与滑动变阻器 R2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 V1测量的是 R1两端电压 U1, V2测量的是 R2两端电压U2, 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右半部分,滑动变阻器的滑
5、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阻 R2的阻值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故通过电路中的电流 I变大, U1=IR1, R1不变,所以 U1变大,选项 A、 B是错误的; C选项中电压表 V1的示数与电 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即为定值电阻 R1不变,故是错误的; D选项中电压表 V2的示数与电流表 A的示数的比值即为 R2接入电路的电阻,应变小,是正确的。本题应选 D。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 会儿,两只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灯 L断路 B灯 L短路 C电阻 R断路 D电阻 R短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知:电阻 R
6、 与灯泡 L 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 R两端电压,当电路某处发生断路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项 A、 C 是错误的; B 选项中当灯 L 短路时,仅 R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 R两端电压即电源电压,示数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是正确的; D选项中电阻 R短路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为零,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分别标有 “6V 6W”和 “6V 3W”的甲、乙两只灯泡,经实验测得其 I-U特性曲线如右图所示。现将甲、乙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当两只灯泡的总电流为 1A 时,两只灯泡消耗的
7、总功率是( ) A 3W B 4W C 4.5 W D 6 W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乙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当两只灯泡的总电流为 1A时,由 UI特性曲线知:其两端电压为 U=3V,通过甲灯的电流为 I1=0.6A,通过乙灯的电流 I2=0.4A,则两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 P=U( I1+I2) =3V( 0.6A+0.4A) =3W,故本题应选 A。 考点:电路的综合分析与计算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 1/3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4N;当物体浸入水中 1/2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N。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 浮力是( ) A 18N B 14N C 1
8、0N D 8N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当物体浸入水中 1/3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1=4N,则物重 G-F1=1/3F 浮 ,即 G-4N=1/3F 浮 ;当物体浸入水中 1/2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2=1N,则物重 G-F2=1/2F 浮 ,即 G-1N=1/2F浮 ,由 解得 G=10N, F 浮 =18N,而 F 浮 G,故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为 10N,本题应选 C。 考点:浮力的相关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 初三学生小华从一楼步行到三楼,用时 0.2min,他步行的路程约为 12m,下列估
9、算正确的是( ) A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0.5m/s B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0.75m/s C小华重力做的功约为 3000J D小华重力做的功约为 4500J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华步行的路程约为 s=12m,所用的时间 t=0.2min=12s,则其速度为 v=s/t=12m/12s=1m/s,选项 A、 B是错误的;小华从一楼步行到三楼,通过楼层的高度约为 h=6m,其体重约为 G=500N,则重力做功为W=Gh=500N6m=3000J,选项 C是正确的, D是错误的。本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速度与功的计算,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 F1和水平
10、向右的 F2 的拉力作用, F1、 F2均为 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C F1、 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F1、 F2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一端所受的拉力,由图知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选项 A、 B是错误的;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是等值、反向、共线,不同点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上,故选项 C是错误的,本题正确选项是 D。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下列生活现象与物
11、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端午节粽香飘 -扩散现象 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 -惯性的利用 C飞机获得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A项中端午节粽香飘 扩散现象,是正确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造成对人的伤害, B选项是错误的;飞机获得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项 C是正确的;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项 D是正确的。本题应选 B。 考点:扩散现
12、象,惯性的利用与防护,升力产生与应用,液体的沸点与液面气压的关系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D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树荫下的阴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不是小孔所成的像,A选项是错误的;由图乙知,该透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选项 B是正确的;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选项 C是错误的;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 D是 错
13、误的。本题应选 B。 考点:光的传播及其应用,眼睛及眼镜 实验题 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 “大 ”或 “小 ”),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 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 (水和酒精 )中,发现图甲中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 3)小李应该比较图 ,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
14、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 (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 答案:( 1)小 ( 2)深度相同 ( 3)乙、丙,大 (4)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或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试题分析: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用的仪器是压强计,是根据 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该处 的压强越大,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探究液体压
15、强与密度和深度的关系时,应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 (水和酒精 )中,发现图甲中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深度。( 3)小李应该比较图乙、丙,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U形管两边液柱 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或
16、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考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 在探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器材: 电源( 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 5 、 10 、 15 ),滑动变阻器 R1“20 1A”,滑动变阻器 R2“ 50 1A”,导线若干。 ( 1)小明连接电路如下图,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 2)电路连接完整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 3)纠正错误后,小明先将 5 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1.5 V,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 达州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