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物理(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光的三种现象。此题中的 “手影 ”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小孔成像 ”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直的花茎 “错位 ”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选 C。 考点:光现象 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 答案:压缩 试题分析: 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其中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
2、,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得到高温高压的燃气。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室内温度为 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象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分析:浸有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这些酒精会蒸发,蒸发吸热会导致玻璃泡的温度降低。因室内温度为 20 ,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 20 ,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如图: 考点: 汽化吸热 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
3、 3V,定值电阻 R1的阻值为 10,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为 50,电源电压为 6V。开关 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的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条件是( ) A电压表最小示数是 1V B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C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0.6A D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然后比较电源的电压和电压表的量程即可判断滑片是否允许滑到最左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即可判断电路中通过的最大电流和那个电表先达到最大量程;当滑动变
4、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串联时 R1分得的电压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源的电压6V大于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3V,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能移到最左端,故 B不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不能为 0.6A,且两电表中电压表先达到最大量程,故 CD不正确;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 小 =I
5、 小 R1=0.1A10=1V,故 A正确。 故选 A。 考点:欧姆定律 质量为 8kg的均匀木块,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100cm2,若用 2N 拉力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 1m,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大小是 2N B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 800Pa D拉力在此过程中做功是 2J 答案: C 试题分析: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因此可以根据告诉的拉力,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得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根据能量的转化情况可以 确定物体能
6、量的变化;根据物体的重力,可以确定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物体的底面积即受力面积,从而可以求得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功的计算公式: W=Fs,可以求得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 2N,故 A的说法正确;物体在此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也不变,所以机械能不变故 B的说法正确。由于物体是在水平桌面上,并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它的力的作用,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 重力,即F=G=mg=8kg10N/kg=80N。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p= ,故 C的
7、说法错误。物体通过的距离 s=1m,受到的拉力 F=2N,所以拉力在此过程中做的功: W=Fs=2N1m=2J,故 D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力学综合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8V增加到 10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 0.2A,则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是( ) A 0.4W B 2.8W C 3.2W D 3.6W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阻大小不变,已知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变化,根据公式I= 可求电阻的大小,根据公式 P= 可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电阻保持不变,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8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I1=,该电阻的电功
8、率为 P1=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1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I2= ,该电阻的电功率为 P2= ,电流变化量 I=I2-I1= -=0.2A,所以 R=10,所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P=P2-P1= -=3.6W,故选 D 考点:电功率计算 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 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 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15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 20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 15cm 答案: B 试题分析: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凹透镜成正立
9、的像;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蜡烛经透镜成倒立的像,说明此透镜一定是凸透镜。蜡烛放在距离透镜 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说明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 2f 20cm f,所以 20cm f 10cm。故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像 声音在 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物理学
10、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但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和音色不变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故 A错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不变,故频率也不变;故 B错误;响 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振幅也变小;故 C正确;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速度不变,音调不变,频率也就不变;响度变小,振幅也就变小;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声音传播的条件 关于燃
11、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 0.5kg煤油和 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选项 A不正确;热值大小与燃料是否容易燃烧无关,选项 B 不正确;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热值和质量都有关系,因此热值大的燃料不一定放出的热量多,选项 C错误;燃料的热值
12、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所以 0.5kg煤油和 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选项 D说法正确;故选 D。 考点: 热值 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 叶或小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如图所示形成露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 B汽化 C熔化 D液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秋天的清晨,我们经常发现野外的树叶或小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13、形成的。故选 D。 考点:液化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选项 A 说法正确;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可能相同,选项 B说法错误;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 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会保持平衡状
14、态,所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一定不受力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受力,选项 C说法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 “力 ”是指非平衡力,也可能是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是不变的,比如用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桌子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选项 D说法错误。故选 A。 考点:运动和力 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 R,与温度 t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 Ro=20,电源电压 U=3V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表) 温度 t( ) 0 10 20 30 40 电阻阻值 Rt(欧) 20 25 30 35 40 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
15、值 Rt与温度 t的数学关系式为 答案: Rt=20+0.5t 试题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规律。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每升高 10摄氏度,电阻升高 5欧姆,故电阻阻值 Rt与温度的关系为:Rt=20+0.5t。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 A中的实验装置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选项 B中的实验装置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选项 C中的实验装置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选项 D中的实验装置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线圈
16、的匝数有关,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故选 B。 考点:电磁感应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 A动能一定增大 B机械能一定不变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D机械能一定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是动能,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具有的能量,它跟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的高度有关。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总的机械能是减小的。故选 C。 考点:机械能 在 A、 B、 C三个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1=2 3将甲、乙、丙三个重力分别为
17、G 甲 、 G 乙 、 G 丙 的实心小球分别在 A、B、 C的液体中,其中甲球在 A中沉入液体底部,乙球在 B中恰好悬浮,丙球在 C中漂浮在液面上三个球的密度分别为 甲 、 乙 、 丙 ,体积关系是 V 甲 V乙 =V 丙 ,三个球所受浮力分别为 F1、 F2、 F3,三个烧杯里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1、 p2、 p3。则以下判断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甲 乙 =丙 B G 甲 G 乙 G 丙 C F1 F2 F3 D p1=p2 p3 答案: BC 试题分析: 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物体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物
18、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下沉时,完全浸没;悬浮时完全浸没;漂浮时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已知各个物体的体积,可求最后液体的深度,根据公式 P=gh可求液体压强的大小;根据浮力公式可求三个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甲球在 A中沉入液体底部,乙球在 B中恰好悬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所以 甲 乙 ,乙球在 B中恰好悬浮, 乙 =2,丙球在 C中漂浮在液面上, 丙 3; 甲 乙 丙 故 A错误。 V甲 V 乙 , 1=2,根据浮力公式 F 浮 =液 gV 排 可知, 1gV 甲 2gV 乙 , F1 F2; V 乙 =V丙 , 2 3,
19、根据浮力公式 F 浮 =液 gV 排 可知, 2gV 乙 3gV 丙 , F2 F3,故 F1 F2 F3,选项 C说法正确;乙球在 B中恰好悬浮,丙球在 C中漂浮在液面上漂浮和悬浮浮力都等于重力, F2= G 乙 , F3= G 丙 ,因为 F2 F3,所以 G 乙 G 丙 ;甲球在 A中沉入液体底部, F1 G 甲 ,乙球在 B中恰好悬浮, F2= G 乙 ,因为 F1 F2,所以 G 甲 G 乙 ;选项 B说法正确;三个烧杯里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根据公式P=gh可知, P1=1ghA; P2=2ghB; P3=3ghC;所以 P1 P2 P3选项 D错误故选 BC。 考点:浮力 实验题 同
20、学们在学习 “阿基米德原理 ”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 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 C为重物, 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 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 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人红色的水, 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 G为铁架台 (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 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 A的示数 ;弹簧秤 B的示数 (选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比较弹簧秤 A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 资阳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