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许河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许河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许河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许河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最能证明马戛尔尼这一推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0 年英国政府以中国人民的虎门销烟为借口,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 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
2、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所以, 1905年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是不符合事实的,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言论的是( ) A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治国要做到自
3、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 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以 “自强 ”为口号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 ”的洋务运动,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自强 ”与 “求富 ” 在 1895年到 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
4、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内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 “民族、民权、民生 ”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 “民生主义 ”的一项是( ) A平均地权 B恢复中华 C创
5、立民国 D驱除鞑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的三民主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指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建革命的党 为纪念 “辛亥滦州起义 ”100周年, 2011年初,孙中山铜像揭幕仪式在我县中山(原龙山)公园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建立中国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 亲自指挥武昌起义 成立中华民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先后建立了
6、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成立了中华民国,而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尚在国外,不可能亲自指挥,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建革命的党,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 徐中约说: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
7、的堡垒 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 发动了全面攻击 。 ”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 A批判继承 B完全否定 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准确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有 “新青年 新潮 每周评论 对传统主义的堡垒 发动了全面攻击 ” ,这说明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共同点不包括( ) A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都向西方学习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8、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促进了中国现代化,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都向西方学习,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歌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
9、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B学制度 学思想 学技术 C学思想 学制度 学技术 D学技术 学思想 学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的历程是先学技术再学制度再学思想,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评价;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10、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 邓世昌对部下说: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 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准确识记。材料里的 “邓世昌、牺牲、壮国家的声威 ”是关键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及其部下壮烈牺牲,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 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 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把这笔巨款的 84.
11、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下对这 t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巨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这笔巨款 ,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 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 D这笔赔款为日本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对日本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可知,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 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把这笔巨款的 84.7%用于军事, ”,这样这笔赔款也就为 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
12、关条约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的是( ) 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 1860 北京 /1900 北京 /1937 南京)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林
13、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 “使馆界 ”,成为 “国中之国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特点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属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不能证明上述观点,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时间 地点 人物 官职 1841年 2月 广州虎门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 10月 浙江定海 葛云飞 总兵 1841年
14、 10月 浙江镇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年 6月 上海吴淞 陈化成 江南提督 A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图表。图表中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时间是从 1841年2月开始到 1841年 10月,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鸦片战争,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
15、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 “两劫 ”中的 “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 “一劫 ”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圆明园的两劫分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圆明园被列强侵略,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两个 “强盗 ”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野蛮抢劫和
16、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 “强盗 ”是: ( ) A英美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德联军 D英法联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的准确识记。材料里的:两个 “强盗 ”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新 疆建省后其管辖范围同伊犁将军府所管辖范围相比,面积缩小了不少。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东台市 河中 年级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