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鹿阜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郑和下西洋 C地球是个球体 D观察视野扩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的卫星照,据图可知: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时,我们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 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其中公转产生的自
2、然现象有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等;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以及地转偏向力等;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地球上在一年中出现四季的变化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纬度位置差异 C地球公转 D不同地区计时法有差异 答案:
3、C 试题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其中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等;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以及地转偏向力等,所以 ABD错,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 考查地球的运动。 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一年中太阳能够直射到的地方,接收到的太阳热量最多,称为热带,范围是23.5N23.5S 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为寒带,范围是南北纬 66.590,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为温带,范围是南北纬 23.566.5之间,北温带在 23.5N66.5N之间。所以热带
4、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23.5N,即北回归线,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 ) A 1月 B四月 C七月 D 10月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而且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当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时,北半球的季节应是冬季,时间一般是 1月,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我们居住的星球之所以叫地球,你认为理由应该是( ) A地球表面 71%是海洋 B地球表面 29%是陆地 C人们生活在陆地上 D海洋对我们的影响太小 答案
5、: C 试题分析: 人类对地球的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最终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但是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只知道人类生活在陆地上,误认为自己所生活的星球是陆地,所以称它为地球,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下面的叙述与大陆漂移学说不相符合的是( ) A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B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 C原始大陆分裂漂移,逐渐形成了现在七大洲、 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D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以后将不再变化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大陆漂
6、移假说是 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 “泛大陆 ”的庞大陆地,被叫做 “泛大洋 ”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极洲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从大洲轮廓上可以判断: A是非洲; B是北美洲; C是南美洲; D是南极洲,故本题选 D。
7、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被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 “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8、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小题 2】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A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本题选 C。 【小题 2】火山、地震带
9、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地壳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太平洋中心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带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表示山 脊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
10、越缓。据图可知: A表示山地、 B表示盆地、 C表示山脊、 D表示山谷,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 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的地图。通常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地,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在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中,首次完成环绕地球航行的是:( ) A葡萄牙人麦哲伦 B马可波罗 C中国人郑和 D哥伦布 答案: A 试题
11、分析: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 3年的环球航行。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从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 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有无数条经纬线,我们把平行于赤道的一系列平行线称为纬线,纬线的形状都是圆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都是半圆,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 考查地球
12、和地球仪。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 ) A赤道 B 200W经线和 1600E经线 C 200E经线和 160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和 1800经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为了避免把一块大陆上的国家划分在两个半球上,我们通常以 160E和 20W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W向东到 00再到 1600E为东半球, 160E向东到 1800再到 200W为西半球;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 165E, 20N B 21W, 5N
13、C 15W, 25S D 15W, 25N 答案: D 试题分析: 我们通常以赤道为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 160E和 20W组成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W向东到 00再到 1600E为东半球, 160E向东到 1800再到 200W为西半球;以 30和 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度地区, 0 30为低纬度地区, 30 60为中纬度地区, 60 90为高纬度地区。 165E, 2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A错; 21W, 5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错;15W, 25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C错;
14、 15W, 25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正确,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 A比例尺 B等高线 C方向 D图例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图的基本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这三个要素所有的地图上都必须具备,而等高线只有在地形图上才出现,不能作为地图的基本要素,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 ,最大的一幅是 ( ) A 1:5000 B C一千万分之一 D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 20千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通常是以 1为分子的分数。有数字式
15、、文字式、线段式这三种表达方式,可通过比较比例尺比值的大小来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 ,如 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小,对照选项可知: A选项分母最小,则比例尺最大,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列图例是小明从 “北京城市图 ”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 ) A 常年河、湖 B 铁路 C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D 水库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在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统称注记,注记常和符号相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称、位置、范围
16、、高低、等级、主次等等。据图可知: A表示常年河流、湖泊, A正确; B表示铁路, B正确; C表示国界, C错; D表示水库, D正确,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 ) A赤道 B南极 C北极 D北回归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地球上,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所以站在地球的南极,四面方向都是北,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008年 9月 25日 21时 10分 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
17、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 A中国地形图 B北京城区图 C甘肃省政区图 D四川省交通图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中国政区图就是在中国地图上标注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图,在该类型的地图上可以清楚的显示我国各个省区的位置及各个省区内重要城市的位置。要想了解发射 “神州 7号 ”载人飞船的基地一酒泉在哪里,应查阅甘肃政区图,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请同学们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 500米 B 1000米 C 1500米 D 2000米 【小题 2】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1000米 B 500米 C 0米 D 15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云南省 昆明市 中学 年级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