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B 3.14159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开方开不尽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含有 的数 解: A、 , B、 3.14159, C、 ,均为有理数,故错误; D、 符合无理数的定义,本选项正确 . 考点:无理数的定义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即可完成 . 如图,下列条件中,可以判断 AB CD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直线平行 . A、 无法证得 AB CD, B、 可以判断 AD BC, D、无法证得 AB CD,故错误; C、 可以判断 AB CD,本选项正确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如果点 M(3, 4-m)在第四象限内,那么 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即可得到关于 m的不等式,从而可以求得结果 . 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
3、面直角坐标系内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 -);第四象限( +, -) . 已知点 P(4, 3),则点 P到 y轴的距离为( ) A 4 B 4 C 3 D 3 答案: A 试题分析:点到 x轴的距离是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 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 . 解: 点 P(4, 3) 点 P到 y轴的距离为 4 故选 A. 考点: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的定义,即可完成 . 一个容量为 80的样本,最大值是 141,最小值是 50,取组距为 10,则可以分成( ) A
4、 9组 B 10组 C 11组 D 12组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根据最大值为 141,最小值为 50,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再根据组数的求法求解 解: 最大值为 141,最小值为 50,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141-50=91, 组距为 10, 9110=9.1, 可以分成 10组 故选 B 考点:组数的计算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组数 =(最大值 -最小值) 组距,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不要舍去 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 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调查央视 “新闻联播 ”的收视率 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D了解某班学生 “50米跑 ”的成绩 答案: D 试
5、题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征: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但普查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 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调查央视 “新闻联播 ”的收视率, 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普查的难度较大,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均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故错误; B、了解某班学生 “50米跑 ”的成绩,适宜采用普查,本选项正确 . 考点:普查和抽样调查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征 ,即可完成 . 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 A条
6、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 C 试题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解:根据题意,得要求直观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 C 考点:统计图的应用 点评:统计图的应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 方程组 的解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方程组的特征把两个相加即可消去 y求得 x的值
7、,再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 即可求得 y的值,从而可以求得结果 . 解: + 得 2x=2, x=1 把 x=1代入 得 1+y=2, y=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 C. 考点:解方程组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学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的平方根是 1 B 0没有平方根 C 0.01是 0.1的一个平方根 D 1是 1的一个平方根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 解: A、 1的平方根是 1, B、 0的平方根是 0, C、 0.1的平方根是 ,故错误; D、 1是
8、 1的一个平方根,本选项正确 . 考点:平方根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完成 . 已知 a、 b均 ab,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a+3b+3 B a-3b-3 C 3a3b D答案: D 试题分析: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若 a b和 b c,则 a c(不等式的传递性);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 . 解: , , 但当 , 时,
9、 , ,则 故选 D. 考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完成 . 填空题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O坐标 (0, 0), A点在 x轴上,且 OA=5,则 A点坐标为 _. 答案:( -5, 0)或( 5, 0) 试题分析:由题意分点 A在点 O的左边与点 A在点 O的右边这两种情况分析即可 . 解: 点 O坐标 (0, 0), OA=5 A点坐标为( -5, 0)或( 5, 0) . 考点: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坐标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完成 . 如图,直线 AB与直线 CD相交于点 O
10、, OE AB,垂足为 O,若,则 的度数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由 OE AB可得 AOE=90,再结合 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 . 解: OE AB AOE=90 =180-90-65=25. 考点:比较角的大小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角的大小关系,即可完成 . 已知 是方程 的解,则 m=_. 答案: -5 试题分析:由题意把 代入方程 即可得到关于 m的方程,再解出即可 . 解:由题意得 ,解得 . 考点:方程的解的定义 点评: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中位数的值 . 若 2a+6是非负数,则 a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东莞市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