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德州市化楼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德州市化楼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德州市化楼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德州市化楼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3, 4)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3, 4),则 x 0, y 0,点 P在第二象限。 考点:直角坐标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坐标系知识点的掌握。分析对应 x、y值的情况判断象限即可。 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嫒嫒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 A 0.8元 /支, 2.6元 /本 B 0.8元 /支, 3.6元 /本 C 1.2元 /支, 2.6元 /本 D
2、 1.2元 /支, 3.6元 /本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题意,设晓红所买的笔盒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x元和 y元。则列式: 所以晓红买的笔 1.2元,笔记本 3.6元。选 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 2个等量关系,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 0, 2)表示左眼,用( 2, 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 (1, 0) B (-1, 0) C (-1, 1)
3、 D (1,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依题意知,在左眼下两个单位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故嘴喂( 1,0) 考点:直角坐标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由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坐标轴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即可 已知实数 , 满足 ,则 等于( ) A 3 B -3 C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根号下为非负数及任何数的平方为非负数可判断: x-2=0,y+1=0. x=2, y=-1。 所以 x-y=3.选 A 考点:整式运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实数与整式运算知识点的掌握。为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 A
4、2与 3之间 B 3与 4之间 C 4与 5之间 D 5与 6之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5,根据面积 =边长 边长,可得 该正方形的边长为 , 9 15 16, 开方后 3 4 考点:正方 形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估算出 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荡秋千 B地球绕着太阳转 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 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荡秋千和 B:地球绕着太阳转属于中心旋转, C 属于不规则运动。只有 D符合平移 考点:平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
5、生对平移知识点的掌握。根据平移的特点从位置,方向,大小等来去除错误选项即可。 下列四个命题: 对顶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 符合对顶角的性质,故本小题正确;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本小题错误; 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故本小题正确;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小题错误 故选 B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及邻补角的
6、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熟知以上各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则 a满足的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解得 ,已知 x解集为 ,则 a4. 考点:不等式组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不等式组知识点的掌握。先求出不等式组各式结果,整理后与已知范围相比较,分析 a情况即可。 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 0.8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 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 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 的长度至少是 ( ) A 22cm B 23cm C 24cm D 25cm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依题意,设导火线至少应有 x厘米长,由于爆破员跑到安
7、全地带的时间要大于导火线烧完的时间,根据时间 =路程 速度列式 故导火线至少应有 24厘米 故答案:为: 24cm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关系式。 为了了解全校七年级 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骆老师从中抽查了 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w A 3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名学生是个体 C 5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这个样本容量是 50 答案: D 试题分析: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
8、的数目骆老师从中抽查了 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所以这个样本容量是 50,每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 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一个样本。故只有 D正确。 考点:抽样调查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抽样调查知识点的掌握。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即可 填空题 设 表示大于 的最小整数,如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 的最小值是 0; 的最大值是 0; 存在实数 ,使成立 答案: 试题分析: 表示大于 的最小整数,则 错误 ; x) -x 0,但是取不到 0,故本项错误; x) -x1,即最大值为 1,故本项错误; 存在实数 x,使 x) -x=0.
9、5成立,例如 x=0.5时,故本项正确 考点:探究规律题型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究规律题型总结归纳规律的能力。为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多做训练。牢固掌握 技巧。 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 720 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 50 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 人 答案: 试题分析:解:由题意得, 50个人里面坐公交车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 故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 72030%=216人 即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 216人 考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 德州市 中学 年级 第二 学期 期末 测试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