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九年级4月高效课堂调研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九年级4月高效课堂调研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九年级4月高效课堂调研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九年级 4月高效课堂调研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3的倒数等于( ) A - B C 3 D -3 答案: A. 试题分析:倒数的定义:乘积为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 0没有倒数 . -3的倒数是 , 故选 A. 考点:倒数的定义 . 在矩形 ABCD中,已知 AB=2cm, BC=3cm,现有一根长为 2 cm的木棒 EF紧贴着矩形的边(即两个端点始终落在矩形的边上),按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则木棒 EF 的中点 P在运动过程中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6 cm2 B 3 cm2 C( 2 ) cm2 D( 6-) cm2 答案: D. 试题分析
2、:如图所示:由题意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 P到 B点距离始终为 1, 则木棒 EF 的中点 P在运动过程中的轨迹为分别以 A, B, C, D为圆心, 1cm为半径的弧, 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矩形面积 -4个扇形面积 =6-4 =6-( cm2) 故选 D. 考点: 1.扇形面积的计算;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3.矩形的性质 如图,直线 y1=kx b 过点 A( 0, 2)且与直线 y2=mx 交于点 P( -1, -m),则关于 x的不等式组 mx kx b mx-2的解集为( ) A x -1 B -2 x 0 C -2 x -1 D x -2 答案:
3、 C. 试题分析:由于直线 y1=kx+b过点 A( 0, 2), P( -1, -m), 则有: , 解得 直线 y1=( m+2) x+2 故所求不等式组可化为: mx( m+2) x+2 mx-2, 不等号两边同时减去 mx 得, 0 -2x+2 -2, 解得: 1 x 2, 故选 C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B CD, A=90, AB=8, CD=4, DA=3,则 sinB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过点 C作 CE AB,垂足为 E, ABCD是直角梯形, AB CD, A=90, CE=AD=3, AE=CD
4、=4, BE=AB-AE=8-4=4, 在 Rt CEB中, BC= , sinB= . 故选 A 考点: 1.直角梯形; 2.勾股定理; 3.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在 ABC中, AB是 O 的直径, AC 与 O 交于点 D, B=60, C=70,则 BOD的度数是( ) A 90 B 100 C 110 D 120 答案: B. 试题分析: B=60, C=70, A=50, BOD=100, 故选 B 考点: 1.圆周角定理;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3cm,母线长为 5cm,则圆柱的侧面积是( ) A 30 cm2 B 30 cm2 C 15 cm2 D 1
5、5 cm2 答案: B. 试题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母线 . 由题意得它的侧面积 30cm2, 故选 B. 考点: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 角相等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D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相等,该选项错误; 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该选项错误; C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该选项错误; D两平行线被
6、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该选项错误; 故选 D.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 已知一组数据: 15, 13, 15, 16, 17, 16, 14, 1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与众数分别是( ) A 4, 15 B 3, 15 C 4, 16 D 3, 16 答案: A. 试题分析:极差为: 17-13=4, 数据 15出现了 3次,最多,故众数为 15, 故选 A 考点: 1,极差; 2.众数 方程 - =0的解为( ) A x=2 B x=-2 C x=3 D x=-3 答案: C. 试题分析:去分母得: x-3(x-2)=0 去括号得: x-3x+6=0 移项、合并同类
7、项得: 2x=6 系数化为 1得: x=3 经检验: x=3是原方程的解 故选 C. 考点:解分式方程 . 函数 y= 3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1 C x1 D x1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x-10 解得: x1. 故选 B. 考点: 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 填空题 如图,在长和宽分别是 8和 7的矩形内,放置了如图中 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 答案: 试题分析:设正方形边长为 x,由 AC 与 BC 边成的角为 , FD与 AD边成的角为 , HK 与 KO 边成的角为 ,利用 的正弦值、余弦值表示
8、出矩形的长和宽,进一步求得结论解决问题 试题:设正方形边长为 x,由 AC 与 BC 边成的角为 , FD与 AD边成的角为 ,HK 与 KO边成的角为 , 在 Rt ACB、 RtADF、 Rt OHK 中, GK=GJ+JK=2xsin+xcos, KH=2xcos, GH=GK+KH=2xcos+2xsin+xcos=8, 同理得出 EF=ED+DJ+JF=3xcos+xsin=7, 解得 xsin=1, xcos=2; 两边平方相加得 x2=5, 所以正方形的 边长 x= 考点: 1.正方形的性质; 2.矩形的性质 如图, D是 ABC的 BC 边的中点, AF 平分 BAC, AF
9、CF于点 F,且AB=10, AC=16,则 DF 的长度为 . 答案: . 试题分析:延长 AB, CF交于点 E,通过 ASA证明 AEF C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AE=AC=16, EF=FC,进一步得到 BE=6,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 试题:延长 AB, CF交于点 E AF 平分 BAC, AF CF, EAF= FAC, AFE= AFC, 在 EAF与 CAF中, , FAE FAC( ASA), AE=AC=16, EF=FC, BE=6, 又 D是 BC 中点, DF 是 BCE的中位线, DF= BE=3 考点: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等腰三角形的
10、判定与性质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36,则它的表面积是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主视图与左视图得出长方体的边长,再利用图形的体积得出它的高,进而得出表面积 试题: 由主视图得出长方体的长是 6,宽是 2,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36, 设高为 h,则 62h=36, 解得: h=3, 它的表面积是: 232+262+362=72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如图,将正方形 ABCD沿 BE对折,使点 A落在对角线 BD上的 A处,连接 AC,则 BAC= 度 . 答案: .5. 试题分析:由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可得 AB=BC, CBD=45,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11、AB=AB,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 BAC的度数 试题: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B=BC, CBD=45,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 AB=AB, AB=BC, BAC= BCA= ( 180 CBD ) = ( 180 45) =67.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度 .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360度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度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已知双曲线 y= 经过点( -1, 2),那么 k的值等于 . 答案: -3 试题分析:直接把点( -1, 2)代入双曲线 ,求出 k的值即可
12、试题: 双曲线 经过点( -1, 2), , 解得 k=-3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截至 2013年 12月 31日,余额宝规模已达到 1853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元 . 答案: .8531011 试题分析:首先将 4103.7万平方米 =41037000平方米,再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的形式,其中 1|a| 10, n为整数确定 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 1时, 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 n是负数 试题:将 1853亿元 =185300000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3、: 1.8531011 考点:科学 记数法 表示较大的数 分解因式: 2x2-4x= . 答案: x(x-2).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 2x即可 . 试题: 2x2-4x=2x(x-2). 考点 :因式分解 . 计算题 计算: ( 1) -2-( - )0 2sin60-|-3|; ( 2) (x 1)2-(x 2)(x-2) 答案:( 1) ; 试题分析: (1)先计算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特殊三角函数值、绝对值,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 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及平方差公式的运算法则把括号展开,再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 . 试题:( 1)原式 =4-1 2 -3 = ; ( 2)原式 =x2
14、2x 1-(x2-4) =2x 5 考点: 1.实数的混合运算; 2.完全平方公式; 3.平方差公式 . ( 1)解方程: x2 3x-2=0;( 2)解不等式组: 答案:( 1) , ;( 2) x 5. 试题分析:( 1)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 ( 2)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它们的公共解集即可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 试题:( 1) a=1, b=3, c=-2 =b2-4ac=32-41(-2)=17 x= , ; ( 2)由 2x-3x 1,得 x4 由 x-2 (x 1),得 x 5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 5 考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式法;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15、 解答题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C分别在 y轴和 x轴上, AB x轴,sinC= ,点 P从 O 点出发,沿边 OA、 AB、 BC 匀速运动,点 Q 从点 C出发,以 1cm/s 的速度沿边 CO 匀速运动。点 P 与点 Q 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点 P运动的时间为 t(s), CPQ 的面积为 S(cm2), 已知 S与 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 2中曲线段 OE、线段 EF 与曲线段 FG给出 ( 1)点 P的运动速度为 cm/s, 点 B、 C的坐标分别为 , ; ( 2)求曲线 FG段的函数式; ( 3)当 t为何值时, CPQ 的面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无锡市 滨湖 中学 九年级 高效 课堂 调研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