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 B道、儒、法 C法、儒、道 D道、法、儒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概括。在 “百家争鸣 ”中,儒道法三大家的思想各有侧重,儒家侧重道德教化和仁政,以德治国。道家则注重顺依自然、与世无争、无为而治。法家则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用严刑苛法统治人民。所以,隐士派对应道家,参谋集团对应法
2、家,文化学派对应儒家。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法道思想 1956年 5月 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讲话中指出: “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 封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之类的阶级标签, 就是错误的。 ”“(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该讲话 A反映了科学文化工作政治化的方向 B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精神 C打破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束缚 D促使 “科教兴国 ”战略的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3、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关键词是 “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 ”可见是学术上,“贴 标签是错误 ”可见不允许扣帽子,体现双百方针。恰恰与 1956年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时间上一致。 A、 C、 D三项时间不符。故选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陆定一讲话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 ”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 “神舟 5号 ”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4、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题干中齐奥尔科夫斯基用了一 个比喻的说法,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摇篮,人不可能永远不会走路,必将走出摇篮,即探索宇宙,飞离地球。 “蹒跚学步 ”应该是中国探索太空的第一步,故而应该是 A项。 B、 C项是军事科学,与题干无关。 D项 “神舟 5号 ”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不应是蹒跚学步,而是大步流星。故选 A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尽管流于诡辩 ,但重要的是, 拓展了哲学的领域 ,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 把哲学从天
5、国带到人间 。 ”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飞机场 “诡辩 ”,学生们应该知道智者学派善于诡辩。而且智者学派将哲学研究从自然回到人本身,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拓展了哲学领域。故选 A项。 C、 D两项是不可能的,因为西塞罗比康德、伏尔泰的时代要早很多,不可能评价康德和伏尔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C自然人性的复苏 D宗教改革的开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6、查学生从图片对比变化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先用排除法排除 A项,因为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 D项,宗教改革尚未发生。 B、 C 两项有一定的联系, B 项说人文主义深入人心不准确,因为拉斐尔正处于文艺复兴早期阶段,人文主义才开始传播,深入人心要等到启蒙运动时期了。 C项图一的圣母像表情呆板,模式单一,而图二的圣母闪烁着母性的慈爱光辉,故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拉斐尔 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 “火葬台 ”。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
7、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讨历史原因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现有的历史知识解决问题。首先注意时间是 1497年,地点是意大利,可见是文艺复兴时期。再次看关键词,焚烧 的物品是 “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 ”, “ 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 ”“ 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可见一是人们的娱乐物品,与天主教禁欲主义相违背,一是人文主义作品,与天主教精神垄断相悖。因此应选 A项。 C项当时的世俗
8、君主与天主教会也有矛盾。 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禁欲主义 “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 ”材料着重论述了 A人民主权说 B天赋人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人生而平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本题的关键词 “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 ”,即反对个人的绝对自由,个人的权利应服从全体,全体的约定。 “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 ”即应是民主社会而非专制。以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应是 C项。其他三项都只侧重一个方面。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
9、运动 卢梭 下图所示名言中, “枷锁 ”的本质含义应是 A宗教压迫 B君主专制 C法律制度 D自然理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 主要考查启蒙思想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启蒙思想全面反对封建专制,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提供理想蓝图。所以到了 17、 18世纪启蒙思想的主要矛头是封建专制制度。 A项的宗教压迫是 14、 15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的事。 C项、 D项不是枷锁,相反却是破枷锁的工具。故选 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社会契约论 “作为成功科学的象征,成为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的典范。这不仅开启了一个科学方法的新时代,也使
10、 18世纪成为一个信仰科学的时代。 ”这评价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C牛顿的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先看到时间是 18世纪,而 A项是 19世纪中期, B项、D项是 20世纪,可以排除掉。 C项牛顿力学体系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是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总结,将神从非生命领域中驱赶出去。故选 C项。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
11、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 “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 ”即原来的经济增长靠有机物经济(传统农业)现在靠无机物经济(近代工业)。 “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即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向矿物(煤炭),由此判断是蒸汽机。 C、D两项是科学理论。 B项时间不对。故选 A项。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蒸汽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 1888年赫兹发 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材料说明
12、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此题的关键词是 “发现 引发了发明 ”,前因后果,前因是三个科学理论,后果是一系列电气发明。由此判断应选 B项。 A项未涉及社会面貌。C项看不出是社会的需要。 D项未涉及蒸汽机。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电气技术 1992年 4月 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
13、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本题实际考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南巡讲话时推动改革开放的又一个宣言书。为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理论基础。其一个背景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内也产生意识形态的分歧,为此邓小平同志南巡,推动改革事业,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A项错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十四大。 B项错误。 C项未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故选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14、建立 邓小平南巡 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学生要熟悉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各个时期的核心思想, 应是抗战期间新民主主义论, 应是 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 应是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应是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故选 C项。 考点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著作 20世纪 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熔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 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
15、大影响。 “它 ”是指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毛泽东的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时间是 “20世纪 20年代中期 ”,先用排除法, A项是新文化运动期间,而此时陈独秀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排除。 C项是 19世纪末,排除。 D项是 20世纪 20年代末,排除。只有 B项符合,恰恰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大革命。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某欧洲文
16、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 “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A Li Er B Xun Kuang C Meng Ke D Zhuang Zhou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将考查学生历史知识与英语翻译结合起来,很有创意。翻译过来就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只要学生熟练掌握百家争鸣中各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就很容易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荀子,即荀况。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17、鸣 荀况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 答案 :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本题的关键词是 “王正 ”、 “ 王不正 ”两种结局。 “王正 ”则出现吉祥的天象(风调雨顺), “ 王不正 ”则出现恶劣的天象(贼气并见)。可见王的统治与天象密切相关,由此可知是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说。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 “天人感应
18、” 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 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 B “私欲 ”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 “私欲 ”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对历史概念(程朱理学)准确理解。本题考查对朱熹的 “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解。由材料可知,朱熹认为 “饥而食渴而饮 ”是正当的欲望,并不反对。故 D项错误。他又认为 “非礼勿视听言动,
19、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所以天理何人欲(私欲)的根本区别是是否符合 “礼 ”,私欲 B项错误。而 A项是心学。故选 C项,私欲就是超出 “礼 ”的不正当的欲望。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 “ 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 路德。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练。 ” “他一方面大刀阔斧,摧毁传统思想的权威,替新时代做一种扫除的工作;同时他又提出许多天才的启示,替新时代做一种指导工作。他即为宋明道学放出极大的光芒,同时却也为清代思想开其先锋。 ”以上所说的思想家是 A程颐 B李贽 C王守仁 D顾炎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并对相似历史现象
20、比较的能力。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他建立了廉洁教会,简化了宗教程序,摧毁旧天主教的权威。而与之相似的中国思想家只有王守仁,王守仁发展改造了理学(道学),主张发明本心,顿悟,摆脱了过去理学家格物致知,一点一点地去做的方法,使儒学更加精炼。而 A项程颐是理学的开创者,无所谓中兴。 B项李贽是理学的叛逆者,异端者。 D项顾炎武是清代思想的代表。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阳明心学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纺织大国 ,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却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
21、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重视实用技术 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注重以实验为根据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主题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由 “建筑、水利、纺织、造纸术、火药、农业技术 ”可知注重实用,而 “物理成就不多、化学却并不突出、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可知理论科学不突出。这也是与西 方近代科学的区别,西方近代科学史实验科学,伽利略是实验科学之父。故 注重以实验为根据不是中国古代科技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科技成就特点 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 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答案:
22、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悉历史地图,并能左图右史,培养历史时空观。地区 是长江流域,四个选项中只有 D项离骚是长江流域楚国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屈原是楚国大夫。其他三项都是北方代表性著作。故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楚辞离骚 王韬认为: “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 师长 一说,实倡先声。 ”文中的 “默深先生 ”是指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关键词是 “师长 ”,即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实倡先声 ”即最早提倡,那么只有魏源符合。故选 B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重庆 杨家坪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