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内阁取代六部 C首辅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表明君主的权力不断增强,材料中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正是皇权加强的结果。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制度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
2、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童谣中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可知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 “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 “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
3、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 “:1928年 ”“农民游击战争 ”只有和 “无产阶级的城市革命高潮 ”相结合,才能变成 “全国胜利 ”的信息可知,农民战争要配合 城市暴动,以城市暴动为主体。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20世纪 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宜将剩勇追
4、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指的是甘肃的会宁会师,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指的是发生在西安的西安事变。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长征与西安事变 毛泽东曾说: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这个 “事变 ”是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 “西安事变 ” B日本侵略者发动的 “七七事
5、变 ”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彭德怀领导的 “百团大战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1947年 6月,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成为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1953年 6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 :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 ,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 ,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 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
6、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根据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1954年建立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妇女的选举权 1949年 4月,周恩来说: “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
7、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 ”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C贯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党派的问题,故 A项错误;根据题干时间和“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 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 ”,可知是团结各阶层人民筹建新中国,故 B项正确;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是在建国以后提出的,故 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建国以后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
8、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出入证是人们进出机关单位、公共场所、社区等的重要凭证。下图中的出入证 颁发于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侧面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 说明知识分子都受到批判和打击 带有典型的时代印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由材料 “67年 12月 18日 ”“走资派 ”可知,该出入证颁发于 “文革 ”时期,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 “文革 ”时期受到了批判和打击,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 的选项,所以答案:为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 ”影响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庆
9、典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一句话,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 ”关于香港的大政方针的特别性与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A社会制度 B实施目的 C设立区域 D时间期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指一个中国,两种社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种民族政策,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 ”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
10、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 “ 这个制度 ”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 “ 两党制或多党制 ” 这些字眼可以知道考查是政党制度,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律制度逐步健全的表现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
11、设方针 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因此 表述都符合史实,故 D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 “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
12、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 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文告中的 “这次会议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越南,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 ”的信息说明是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重要外交活动 日内瓦会议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
13、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中最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 A奉行 “一边倒 ”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新中国的外交。儒家思想中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映的是和谐的发展观,体现在外交上 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重要外交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 “从 1950年到 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
14、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C中美处于敌对和仇视状态 D中美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至 71年前中美对峙的状态,这是因两极格局政治格局下,中美意识形态不同,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这是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鲁迅先生说: “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 “一炮 ”指的
15、是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北伐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孙传芳是北洋政府的三大军阀之一,是北伐的目标之一,所以根据材料中的 “一炮就把 孙传芳轰走了 ”的“一炮 ”指的是北伐战争,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北伐战争 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 ”之名,实际是猿 (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考察的是对图表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图片中的信息 “漫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河北邢台 中高 上期 第三次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