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华侨中学高一上期寒假作业物理卷(带解析).doc
《2015学年山东华侨中学高一上期寒假作业物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山东华侨中学高一上期寒假作业物理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山东华侨中学高一上期寒假作业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 B万有引力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C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胡克测定的 D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反向的,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来的,故 D正确。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 AB倾斜放置,板上的 P点距 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 A到 B逐渐减小,先让
2、物块从 A由静止开始滑到 B。然后,将 A着地,抬高 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 B由静止开始滑到 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 ) A物块从顶端滑到 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B物块经过 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两次大小相等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答案: BCD 试题分析:物块从顶端滑到 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板上的 P点距 A端较近, s较小,但 PA之间摩擦因数较大,故二者之间热量多少无法比较,A错误;先让物块从 A由静止开始滑到 B,又因为动摩擦因数由 A到 B逐渐减小,说明重力
3、沿斜面的分量在整个过程中都大于摩擦力也就是说无论哪边高,合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物块从 A由静止开始滑到 P时,摩擦力较大,故合力较小,距离较短;物块从 B 由静止开始滑到 P 时,摩擦力较小,故合力较大,距离较长所以由动能定理,物块从 A由静止开始滑到 P时合力做功较少, P点是动能较小;由 B到 P时合力做功较多, P点是动能较大因而 B正确;由动能定理,两过程 合力做功相同,到底端时速度应相同;因而 C正确;采用 v-t法分析,第一个过程加速度在增大,故斜率增大,第二个过程加速度减小,故斜率变小,由于倾角一样大,根据能量守恒,末速度是一样大的,还有就是路程一样大,图象中的面积就要相等,所以
4、第一个过程的时间长;因而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的应用 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 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 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 v2匀速上升为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h,则整个过程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物的最大速度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C重物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g D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答案: ACD 试题分析:起重机先是以恒定牵引力工作,然后以恒定功率工作,以恒定功率工作时,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当牵引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故有,即 ,以恒定牵引力工作,达到最大功率
5、时牵引力最大,之后以恒定功率启动牵引力减小,故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 B错误,在以恒定牵引力工作过程中,加速度为 ,运动时间为, CD正确 考点:考查了机车启动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 A、 B、 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mA = mB mC,则三个卫星( )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vAvB=vC B周期关系是 TAaBaC D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 FAFBFC 答案: ABD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可知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故 ,A正确;根据公式 可得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有 , B正确;根据公式 可得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故有 , C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 , D正
6、确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如图所示,用长为 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 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一定大于重力 答案: CD 试题分析:在最高点时,如果重力恰好完全充当向心力,则有 ,解得此时的速度为 ,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 ,则绳子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当 ,绳子的拉力为零,重力充当向心力,当,不能到达最高点,故 AB错误 C正确;在最低点绳子的拉力和重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 ,即 ,
7、所以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如图所示, A、 B为两个挨得很近的小球 ,并列放于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 ,在静止释放 B球的同时,将 A球以某一速度 v0水平抛出 ,当 A球落于斜面上的P点时, B球的位置位于 ( ) A.P点以下 B.P点以上 C.P点 D.由于 v0未知 ,故无法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有 A球的运动到 P点的时间为 B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发生的位移为 ,所以根据公式 可得 B球运动 到 P点的时间为 ,因为,所以 ,故 B球落到 P点上方,故 B正确;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如图所示
8、,固定斜面倾角为 ,整个斜面长分为 AB、 BC两段, AB2BC小物块 P(可视为质点 )与 AB、 BC两段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2已知 P由静止开始从 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 C点而停下,那么 、 1、 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 A B C tan 21 2 D tan 22 1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斜面 AC长为 x,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故B正确; 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 设在赤道上空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卫星周期为 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T2,且 T1 T2。又设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则该卫星连续两次通过赤道某处正
9、上空所需的时间为: A T1 T2 B 1T2 / (T1 T2) C T2T1 / (T2 T1) D 2T2T1 / (T1 T2)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地球自转,卫星第二次到达赤道某处正上空时,该卫星转过的角度比地球自转的角度大 2,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卫星的角速度为 ,所以有 ,因为 , ,联立可得: ,故 C正确; 考点:考查了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在左图用力 F1拉物体在右图用力 F2推物体 F1与 F2跟水平面的夹角均为 。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设 F1和 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1和 W2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山东 华侨 中学 上期 寒假 作业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