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安徽宿州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初先后分封了 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 15,姬姓立国者 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从材料 “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 40 人 ”可以看出同姓亲族在分封的诸侯国所占的比例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分封制的特点是血缘关系是分封制的前提。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 “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
2、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 ” 这位学者所说的 “它 ”是指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 ”可知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贡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
3、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 “ 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 ” 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颁布 “解负令 ”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鼓励发展工商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根据材 料 “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 ”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则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的内容 直接民主是古代雅典民主政
4、治的主要特色。与这一特色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B擅长辩论的文化传统 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D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的特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对于国土广袤人民众多的国家则面临困难。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城邦制度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509年克利斯提尼进行民主改革,将原先的部落
5、加以改造,重新确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 组成五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享有很大权力,其官职对成年男性公民开放,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的城邦事务。材料两点正是这些改革措施的体现,本题选 B 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 156年,亚美尼亚商人艾拉希特斯在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皮匠西努耶发生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公民法 C罗马万民法 D罗马自然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 “公元 156年 ”“亚美尼亚商人艾拉希特斯在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皮匠西努耶
6、发生经济纠纷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官裁决的依据是万民法。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万民法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 D 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 ”可知这一现象出现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工业革命 的开展,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他们就转而追求自己的政治权利,而这一过程就是英国的 1832年议会改革,通过议会改革,新兴资产阶级获得
7、了相应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个历史事件: “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 “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 C法国民主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 “顺利地在旧瓶装进了新洒、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 ”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依然是最高统治者,
8、但权力被限制,是君主立宪制体现;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的政治体制,在保留原来的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制度创新。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阅读下图,该漫画所依据的资料最可能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片中可知,国王是国家的象征,但没有实际权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资料应该是英国。 BC是共和制,没有国王; D中皇帝权力非常大。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1787
9、年宪法 “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87年宪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实现了权力的互相制约和平衡,从而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导致的专制,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
10、约与 平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政治体制的差别。从材料可知,图中所示的是中国、雅典和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体制,雅典和美国是民主制,但是其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B、 D项不符合中国的体制体制; C项不符合雅典和美国。所以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至高无上的皇权与中央官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雅典的民主政治 2011年 3月奥巴马提名华裔美国人骆家辉 “作为美国的最 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骆家辉 “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必须
11、经过 A最高法院批准 B参议院批准 C中国政府的任命 D选民直接选举通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须要经过国会批准,因此骆家辉 “作为美国的最高外交官返回中国 ”尽管(大使)可由总统指派,但须经国会批准。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下面是 19世纪 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 19世纪 80年代法国
12、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 “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虎门销烟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 约 香港回归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粤海销烟扬我威 ”涉及林则徐虎门销烟,材料 “但悲港岛易英徽 ”涉及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前仇旧恨今尽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涉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凭借强大的国
13、力和正确的方针收回香港主权,洗雪国耻。而马关条约是 1895年甲午战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材料中无从体现。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香港问题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是指中国近代的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 “兄弟 ”、 “一 秤分 ”、 “天国 ”等信息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
14、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 (即列强 )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辛丑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民的一切针对列强的排外和敌对行为。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 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 “给祖国母亲拜大年 ”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 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
15、外服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据材料 “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影响 诗经说: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大邦维屏 ”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度;材料 “大宗维翰(栋梁) ”体现了宗法制度。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16、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秦王赢政在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把 “皇帝 ”定为自己的尊号。他的真实意图在于 A标榜自己的功德 B追求制度创新 C显示与众不同 D强调君主的权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皇帝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感觉以前的称号 “王 ”不能与自己的功绩相匹配,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诏,为皇帝专称,任何人不得使用,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秦峄山刻石中说: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
17、 ”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为使 “兵不复起 ”,他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三公九卿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解决分封制下的诸侯割据的局面,而采取了郡县制。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 “政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
18、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所说的 “封建政治 ”为分封制, “郡县政治 ”为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因此 C 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故 D项错误。分封制地方官吏世袭,而郡县制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19、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及之下的六部负责执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行省制 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要理解图中的信息,左图是西汉郡国 交叉局部示意图,从右图中的辽阳行省可得知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
20、行政制度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 -组镜头:安徽某地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阁臣 ”“直送工部、户部执行 ”可知这个朝代是明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内阁制。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 (1875 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安徽 宿州市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