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市66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北京市66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北京市66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北京市 66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每年的 6月 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A大麻 B冰毒 C海洛因 D小苏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大麻属于毒品,故 A错误; B冰毒属于毒品,故 B错误;C海洛因属于毒品,故 C错误; D小苏打可用是食品加工,不属于毒品,故D正确故选 D 考点:药物的主要成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碘,可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 B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食用铁强化酱油预防 C为了防止龋齿,人人都要长期使用含微量元素氟的牙膏 D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食欲不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碘是甲状腺
2、素的重要成分,人体缺碘,可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故 A正确; B铁强化酱油可以为人体补铁,所以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食用铁强化酱油预防,故 B正确; C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但氟化物可能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儿童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故 C 错误; D锌影响身体发育,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食欲不振,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酸雨会腐蚀大理石雕像 B超量使用着色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C大气污染物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D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供人体的正常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酸
3、雨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酸雨会腐蚀大理石雕像,故 A正确;着色剂不能大量使用,对人体有害, B错误;大气污染物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C正确;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供人体的正常需要,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酸雨的形成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食品中加入维生素或钙、硒等是为了补充食品中缺乏的营养成分。 B抗生素能消炎抗菌,经常大量食用对人体有益无害。 C使用青霉素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D服用麻黄碱后可明显增加运动员的兴奋程度,但对其身体有极大的副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维生素或钙、硒维生素或钙、硒是以增
4、强和补充食品的营养为目的而使用的添加剂,属于营养强化剂,药物都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B错误;使用青霉素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正确;服用麻黄碱后可明显增加运动员的兴奋程度,但对其身体有极大的副作用,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食品添加剂的组成和性质 环境保护是当下人类最重要的课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B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烃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 C防止水体污染和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D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
5、这些方法对环境无污染。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处理垃圾应首先分类回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垃圾的分类和性质采取科学的方法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掩埋或焚烧故 D 错误,答案:选 D。 考点:环境保护 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与盐酸反应 B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C能与 NaOH溶液反应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 :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故 AC正确;铝的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错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6、B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 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 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有化合价的升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错误;氢气、碳在反应中常作为还原剂, B错误;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价态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故只做还原剂, C正确;元素有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
7、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答案: C 试题分析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逐滴加入水中,防止沸水溅出,故 A错误 ;酒精着火,应用湿布盖灭或沙土盖灭, B错误;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氯气泄漏主要分布在低处,故应尽量向高处去, C 正确;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氢氧化钠同时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涤,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氯化钠常用于中和胃酸 D铝制容器常用于盛装稀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半导体材料,硅属于半导体材料, A
8、错误;液氨在常温下变成氨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常做制冷剂, B正确;治疗胃酸过多常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 C错误;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用铝盛稀硫酸,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常见试剂的用途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与 H2O反应: Na+ H2O Na+ + OH + H2 B Cu与浓硫酸: Cu + 2H+ Cu2+ + H2 C Fe能溶于 FeCl3溶液: Fe + Fe3+ 2Fe2+ D SiO2与 NaOH溶液: SiO2 + 2OH SiO32- + 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不符合质量守恒, A错误; B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
9、硫和水, B错误; C中不符合电荷守恒, C错误; 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0.5 mol Cl2所占体积约为 11.2 L B 16 g O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 C 0.1 mol/L NaCl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 D标准状况下, 11.2 L N2和 CO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 6.02102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为指明所处的条件为标准状况,故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mol, A错误; 16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16g/32g/mol=0.5
10、mol,分子数为3.011023,, B错误; C未指明溶液的体积, C错误; 11.2 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0.5molx2x6.021023mol-1,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气体的摩尔体积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用排空气法收集 NH3,选 B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选 C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选 D用 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发生水解,则长导管为出气管、短导管为进气管,故 A错误; B水具有挥发性、食盐没有挥发性,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取食盐,故 B正确
11、; C 水具有挥发性、水中可溶性杂质没有挥发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故 C正确; D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碘和四氯化碳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故 D正确;故选 A 考点:气体的收集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废塑料制品属于可焚烧处理的垃圾 B误食重金属离子时,立即喝大量牛奶缓解毒性 C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锈蚀的速率比在蒸馏水中的快 D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造成各种有毒气体,造成更严重的大气污染,故 A错误; B、可溶性的
12、重金属盐能电离出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功能,中毒后进行急救,最好的方法是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防止它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牛奶、豆浆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食用后都能解毒,故 B正确;氯化钠是电解质,腐蚀速度更快,C正确;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资源保护 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Cu2+、 Na+、 SO42-、 Cl- B H+、 Na+、 HCO3-、 NO3- C OH-、 HCO3-、 Ca2+、 Na+ D Ba2+、 Na+、 OH-、 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
13、铜离子溶液呈蓝色, A错误;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C错误; D能大量共存,答案:选 D. 考点:离子共存 下列气体中,有颜色的是 A N2 B Cl2 C CO2 D S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有颜色的是 Cl2,其余均为无色气体,故答案:选 B. 考点:气体的物理性质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Fe B KOH C HNO3 D Na2SO4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铁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答案:选 A。 考点:电解质的定义 当光束
14、通过下列物质时,不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豆浆 B FeCl3溶液 C Fe(OH) 3胶体 D H2SiO3胶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FeCl3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豆浆、 Fe( OH) 3胶体、H2SiO3 胶体分散质大小介于 1nm 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选 B。 考点:胶体的性质 下列食物中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西红柿 B牛肉 C蜜橘 D黄瓜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西红柿口感酸溜溜的,但在人体中的代谢产物呈碱性,故 A 错误;B在人体内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淀粉类、豆类、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或奶油类等;在人体内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北京市 66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