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语句标点使用 错误的 一项是( )( 3分) A明天在新街口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 B写研究性文章和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 “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 “即兴 ”。) C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中 “东华门、和西华门 ”中的 “、 ”很明显不对, “和 ”与 “、 ”意思重复,所以选 D。此类题型要做好,首先要清楚各种标点的用法与作用,同时要结合具体句子来
2、进行判断。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 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 )( 3分)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 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 安居乐业 。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 作威作福 ,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 耿耿于怀 。 答案: A 试题分析:做此类题时应在准确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
3、上,再结合语境判断用词是否合适。 A项中 “莫衷一是 ”用在句中合适,所以选 A。 B项中说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不合适, C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15分)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庞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 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 “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 ” 保安表情严肃: “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
4、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 “我是来作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 “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 ”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 “规 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 ”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 “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 ”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 “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
5、 ” 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 “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 实在对不起! ”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 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陪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 “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 ”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 “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 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
6、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 “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 ”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 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小题 1】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
7、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 4分) 第一次: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小题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 1)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庞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 2)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 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 【小题 3】有人认为文章结尾 “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3分 ) 【小题 4】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 “镜子 ”为题?
8、阅读文本,写出你的思考。( 4分) 答案: 【小题 1】第一次:张处长未办证件驱车进校 保安遵守制度阻止入校 第三次:张处长大讲道理要求变通 保安忠于职责无动于衷 【小题 2】( 1)外貌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保安铁面无私的形象,为下文写他拒绝张处长的车进入校园埋下伏笔(作铺垫)。 ( 2)连用两个副词 “必须 ”,加强命令语气,写出保安态度坚决,商有商量余地的情状,表现出保安的忠于职守。 【小题 3】参考示例:示例一:不是。这样写,暗示了坚守原则的保安在现实生活中却受到不公正待遇(受到批评处分等)的情况,使主题更加深刻。 示例二:是的。从全文看,保安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
9、很强大。他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本身没有错,不会因为受到批评(处分)而流泪。这样写,与上文中保安的形象不吻合。 【小题 4】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很小,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漠视规则,为一己之私随意变通的心态。作者以此为 题,试图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均应尊重规则。 【小题 1】 试题分析:由所给第二次、第四次的示例,可以很清楚地明确第一次、第三次所在的段落,然后依照所给示例格式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题目中两个句子,不能单纯地把眼光放在句子本身,还要结合上下文。句子 1要抓住运用的人物
10、描写方法和比喻的修辞,在分析时还要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句子 2只要抓住两个 “必须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 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结合文章中心,谈出自己的看法,能自圆其说即可。同时,要将理由说清楚。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需要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同时要注意本文的社会意义,还要谈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11、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 “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 ”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
12、 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小题 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2 分) A 薄 暮冥冥薄:迫近 B沙鸥翔 集 集:集合 C人不 对 对:回答 D家富则 市 得良犬市:买 【小题 2】与 “不以物喜 ”中的 “以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属予作文 以 记之(岳阳楼记) B 以 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策之不 以 其道(马说) D醒能述 以 文者(醉翁亭记) 【小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
13、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小题 4】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2)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 2)因此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 ,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中 “集 ”的正确意思应该为
14、“鸟停息在树上 ”,所以要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首先要明确例句中 “以 ”的意思是 “因为 ”,然后对照四个选项即可。 A项中 “以 ”的意思是 “来 ”, B项中 “以 ”的意思是 “因为 ”, C项中 “以 ”的意思是 “按照 ”, D项中 “以 ”的意思是 “用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C项中并非 “通篇叙事 ”,最后一句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是说理,所以本文写法应该是叙事结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
15、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这两句话时,句 1需要注意 “而或 ”一词的解释,及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一句用法;句 2需要注意 “于是 ”在此要翻译成 “因此 ”。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 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霁:雨止。 【小题 1】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 “微 ”、 “深 ”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特点。( 2分) 【小题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16、2分) 答案: 【小题 1】幽静或幽深 【小题 2】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之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诗中词语的把握上,由前两句描绘的情景,以及“微 ”“深 ”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判断出柏林寺环境的幽静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既要结合诗句的原意,又要根据全诗所描写的氛围来考虑。同时要注意题目中 “发挥想象 ”和 “自己的语言 ”这些提示,答案:既要将景象描写清楚,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景象描写细腻生动。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南京市 第三 初级中学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