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 一个 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A嶙峋 俨然 纷致沓来 生机盎然 磕磕绊绊 B恣睢 阑珊 浮光掠影 万壑藏云 分道扬鏖 答案: (2分 )致改为至 鏖改为镳 试题分析:根据词意和汉字形声的特点判断字义,注意形似音同的易错字。 A项中 “致 ”意为 “引导 ”, “至 ”为 “到 ”, B项中 “鏖 ”意为 “激烈 ”, “镳 ”本指马嚼子,意为 “分开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
2、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 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 1英里约合 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 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 10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天 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
3、,里克, ” 朱迪斯姑姑说, “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 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 ”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 10先令。 “请停车! ”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 ”妈妈说, “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 ”温迪姑姑抱怨说
4、, “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 ”朱迪斯姑姑说, “反正输的也是我的 10先令。 ”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 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 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 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
5、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 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 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见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 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
6、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 “干得好。 ”我看着手里的 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 “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小题 1】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_ 【小题 2】文章叙述了 “我 ”童年的 “几个片断 ”?请简要概括。( 3分) _ _ 【小题 3】为什么我对童年的 “几个片断 ”记忆犹新?( 1分) _ 【小题 4
7、】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 请说出理由。( 2分) 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_ 【小题 5】谈谈你对 “我看到了一条河 ”这个题目的理解。( 2分) _ 【小题 6】你对文章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 2分) _ _ 答案: 【小题 1】( 2分)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有力烘托了童年时 “我 ”游泳的勇敢。 【小题 2】( 3分) 四岁时,独自回家迷路。 度 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 回家的路上,在河里学会了游泳。 【小题 3】( 1分)因为这些事情,养成了
8、 “我 ”从小乐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小题 4】( 2分) 句表达效果好。这句突出了里克学会游泳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喜悦,冲淡了冷、脏、痛的感觉;这个句子语气上比较舒缓。 【小题 5】( 2分) “我 ”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 【小题 6】( 2分)示例一:文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可取的。温室里长不出茁壮的松柏,父母放手让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其独立的精神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示例二:文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太冒险了,四五岁的孩子还 没有自理能力,放手让孩子自由活动,有些不安全因素。 【小题 1】 试题分析:写自然事物状态的都是 “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作用有铺垫情节、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
9、形象、表达主题,要具体根据文章来分析,比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就与孩子的行为有关,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精神特征:勇敢。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情节来分析,即划分情节点(可抓住时间、地点的转换),以人物的行为核心概括事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问题 的信息点 “记忆犹新 ”,找到与此有关的文字内容,即第二段,即可找到答案: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反复阅读两个句子,结合文中内容,体
10、会人物情感和心理感受,推敲句子语气上的特点,从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方面来说明道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文中主要的事件与 “河 ”有关,与 “我 ”一次勇敢的挑战有关,从这个角度理解文题的含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 赏评价 D。 【小题 6】 试题分析:可以持赞同意见,从锻炼孩子的意志方面说理由;可以持反对意见,从生命珍贵,保护孩子方面说理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感恩母亲节,回首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明天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往往是萱
11、草花,又名忘忧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慈母爱,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 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 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 “吃人 ”的狰狞面目。 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 “三纲五常 ”的封建杂质和 “埋儿奉母 ”的愚昧成分,找回其有助于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根本意义。 何为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
12、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抛弃。如果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即 “生命的安立 ”,作为中国 文化的传统话题,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释道的通义。这一话题可演绎为关于生命的三条约定:热爱生命,追求幸福 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也是今天现代化的动力;尊重生命,道德约束 这是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敬畏生命,终极关切 这是追求幸福的未来约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难免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 于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近利远亲、见利忘义、
13、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 “要钱不要命 ”的道德失范现象,反 而在促进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 “人,在发觉诊治身体的药石业已无效时,才能急着找出诊治心灵的药方。 ”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之合理内核,有助于找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治疗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孝的本质之一是 “生命的互相尊重 ”。孝文化所倡导的“善事双亲 ”、 “敬养父母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父母的生命,也要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从而扩展为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对国家孝忠,将 “亲其亲、长其长 ”的家人之孝升华为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的大爱。孝的本质之二是 “敬畏 ”。人
14、 不应敬畏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宗教的原理是敬畏神,孝文化的原理是敬畏人 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 “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终追远,直至始祖 ”。如果说金钱、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伦道德,诱使民德 “变薄 ”,那么, “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 ”。 亚当 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选者注)写过国富论,也写过道德情操论,意在市场经济必须有道德约束。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今天,我们正多方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妨打开视 野,有容乃大,包括回首孝文化,肃清其附着的污泥浊水,找出其相通之普遍价值,发掘其适应社
15、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可用功能。 爱乡方爱国,尽孝常尽忠,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选自 2012年 03月 13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分) _ 【小题 2】孝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分别指什么?( 3分) _ _ 【小题 3】第 段画线句子除了引用论证,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_ _ 【小题 4】为什么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 ”?面对这道难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2分) _ 答案: 【小题 1】 (1分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孝文化
16、。 【小题 2】 (3分 )精华: 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 对国家孝忠。 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糟粕: “三纲五常 ”的封建杂质、 “埋儿奉母 ”的愚昧成分。 (1分 ) 【小题 3】 (3分 )举例论证。 (1分 ) 运用人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一系列道德失范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患上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原因是人们违背了尊重生命、敬畏主命这两条约定的观点。 (2分,意思接近即可 ) 【小题 4】 (2分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忽视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所以说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 1分) 我们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
17、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弘扬孝文化的合 理内核。(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如果文中没有直接提出论点,那就根据全文的中心话题理解作者表达的见解来概括。比如本文中心话题就是 “孝文化 ”,作者是在讲 “继承和发扬 ”的问题,从这个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找到相关文字段,从中摘选关键句子即可。第四段讲到孝文化的糟粕,第七段讲到孝文化的精华(排比句)。 考 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8、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找到文段中作者所罗列的现象,理解其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证明了本段前面所说的道理 “尊重生活,道德约束 ”。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以上一题的解答为基础,说明作者所摆出的现象严重性。还是从本文的中心议题 “孝 ”来发表感想,谈谈中学生如何去做。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 目。(共 4分)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 ,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
19、否者。呼问之曰: “颇善此乎? ”曰: “然。 ”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 ,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 “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 ,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 “公琴皆下材, 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 守:镇守,做 知州。颖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 一过:一遍 。 囊琴:用袋子装着琴。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若议其善 否 者否:差,不好 B工即 鼓 前曲一过鼓:弹奏
20、C曾见一老人,贸 薪 入城薪:薪金 D受工之 直 而已直:同 “值 ”,价钱 【小题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 “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 【小题 3】试概括詹懋举的性格特点或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1分) 答案: 【小题 1】 (2分 )c 【小题 2】 (1分 )我有一具 (一把 )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 【小题 3】 (1分 )性格特点:有气度,不摆架子,虚心求教;启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问不分责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小题 1】 试题分析:课外文言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在文意中判断句子的意思
21、,推断字词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提供的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联系前后文了解句意,解释清楚关键的实词,最后疏通句子。有些字词与现在的意思有差别,要注意,比如“贻 ”“献 ”。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 分析:读懂文章,抓住写人物言行表现的句子分析从物的性格,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共 9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2、。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云南省 昆明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