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种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豌豆种子的绿色和圆粒 C人的黑头发与黄皮肤色 D猫毛色的黑色与狗毛色的棕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 A正确; BC中不是同一个性状, D中不是同种生物,故 BCD均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南瓜的果实中,果实的白色 W对黄色 w是显性,果实盘状 D对球状 d是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
2、 WwDd wwdd B WWDd WWdd C WwDd wwDD D WwDd WWD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后代白色球状果实占 1/4; B项后代白色球状果实占 1/2; C项后代白色球状果实占 0; D项后代白色球状果实占 0,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面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产生生殖隔离的生物之间不能进行交配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一般来讲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故 A正确;
3、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或者交配后产生不育后代,故 B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 C正确;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最后产生新物种,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数目等于 DNA数目 B DNA数目等于染色体数目 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一个 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故A错误;一条染色体在没有复制时,含有 1个 DNA分子,复制后,一条染色
4、体上含有 2个 DNA分子,故 B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成线性排列,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故 C正确;染色体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故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 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 A l/16 B 2/16 C 3/16 D 4/16 答案: D 试题分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 F1是双杂合个体, F1自交,后代有 4种纯合子,每种纯合子的概率都是 1/16,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
5、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染色体遗传,子女中发病率相同,而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 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基因突变是指 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错误的
6、是 A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C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D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配子中,可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可以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故 A正确;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故 B正确;癌细胞的产生原理是基因突变,故 C正确。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但是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 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使 DNA的碱基组 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故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内容,意在考查考
7、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四组数据错误的是一项是 组别 生物名称 体细胞中 含染色体个数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A 普通小麦(六倍体) 42 7 B 玉米(二倍体) 20 10 C 小黑麦(八倍体) 56 28 D 蜜蜂(二倍体) 32 16 答案: A 试题分析: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含有 6个染色体组 42条染色体,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有 3个染色体组, 21条染色体,故 A错误;玉米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 2个染色体组 20条染色体,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即 10条染色体,故 B正确;八倍体小黑麦,体细胞
8、中含有 8个染色体组, 56条染色体,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 4个染色体组, 28条染色体,故 C正确;蜜蜂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 2个染色体组 32条染色体,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含有 1个染色体组,即 16条染色体,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倍体、单倍体和染色体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主 要包括的层次内容有 物种多样性 种群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9、,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植物种群 AA基因型个体占 30%, aa基因型个体占 20%,该种群的 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A 30%、 20% B 45%、 55% C 50%、 50% D 55%、 45%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该种群 AA占 30%, Aa占 50%, aa占 20%, A的基因频率 =AA的基因型频率 +1/2Aa的基因型频率,即 30% 1/250% 55%, a的基因频率 1 55% 45%,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的能力。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
10、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 D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选择是进化的方向,所以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故 A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 BD错误;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不是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故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11、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从理论上分析,下 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 A二倍体 四倍体 三倍体 B二倍体 二倍体 二倍体 C三倍体 三倍体 三倍体 D二倍体 六倍体 四倍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因此三倍体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故 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倍体,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一对杂合黑豚鼠产子 4只, 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的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孟德尔的遗传分离比是在满足大样本的条件下,若后代太少,则不一定出现相应的分离比,因此一对杂合
12、黑豚鼠产子 4只,黑色和白色的比例不确定,都有可能,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实率低,发育迟缓属于多倍体的特点,故 错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故 正确;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
13、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故 正确;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属于多倍体的特点,故 错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产生的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故 正确,故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的过程,意在 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 A高产青霉素菌株 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 D中国荷斯坦牛 答案: B 试题分析:青霉素高产菌株是诱变育种的结果,抗虫棉是基因工程育种的结果,太空椒是诱变育种的结果,荷斯坦牛是杂交育种的结果,故 B
14、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基因型 B不利基因 C表现型 D肽链的结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故 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抗维生素 D佝偻病是由位于 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儿子均患病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子女均患病 D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抗维生素 D佝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贵州省 遵义 中高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